使用活动脚手架的安全措施?
高空作业的定义:
在企业中,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两米以上(含两米)的高度作业,均视为高空作业。
虽不足两米,但在作业现场的坡下或附近有洞、电梯、坑、井、沟、雪灾、机械振动、易泄漏或可能排放有害气体、液体、熔体、旋转机械等容易伤人的物体的设备和管道,应视为高空作业。
一般高空作业的分类:
a)当高处作业高度为2 ~ 5m时,为一级高处作业。
b)高处作业高度在5 ~ 15m时,为二级高处作业。
c)高处作业高度为15 ~ 30m时,为三级高处作业。
d)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超高处作业。
特殊高空作业:
a)阵风6级以上(风速10.8米/秒)的高空作业称为强风高空作业。
b)高温或低温下的高处作业称为不同温度的高处作业。
c)雨天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d)降雪期间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e)完全使用室外照明的高空作业称为夜间高空作业。
f)靠近或接触电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g)在没有立足点或立足点不牢固的情况下进行的高空作业称为悬空高度。
做作业。
h)对突发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救援,称为救援高度。
做作业。
脚手架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1.脚手架的搭设或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管理规定》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
第二,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
三、雾、雨、雪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在脚手架上高处作业。雨后或雪后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四、脚手架搭设应按形成基本框架的要求,逐排、逐跨、逐层搭设,矩形脚手架周边应从一角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确保建造的部分是稳定的。门式脚手架等竖向刚度较差的脚手架,应在墙体连接点处增设一根纵向水平长杆,用连接件连接。
五、进行架设工作时,应按照下列要求保护自己和保护工作现场人员的安全:
(一)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并系安全带。为保证操作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且铺设平稳,不得有探头板。当搁脚板暂时无法放置时,用于搁脚板、抓持(夹持)的杆件应为稳定的框架部件,重心与框架节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8m,垂直距离不大于1.5m..位于立杆接头上方的自由立杆(未与水平杆连接)不得用作抱杆。
(2)架子上的操作人员要做好分工合作,转移杆要把握好重心,平稳转移。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个人或杠杠不平衡。对于每一个完成的流程,在进行下一个流程之前,互相询问并确认。
(3)操作人员应佩戴工具袋,使用后将工具放入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坠落伤人。
(四)搭设材料应随用随升,以免放置不当脱落。
(5)每次收工前,架子上的材料要全部竖起,不能留在架子上,必须形成稳定的框架。对于不能形成稳定框架的部位,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进行加固。
(6)架设作业时,地面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坠落的区域。
六、架子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一)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2)作业时,要注意随时清理掉落在架面上的物料,笼面要整洁干净。不要乱放材料和工具,以免影响作业安全和落物伤人。
(3)撬、拉、推等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跟,或单手扶在坚实的结构或支撑物上,以免用力过猛,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去。拆除脚手架上的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撑措施,防止拆下的模板材料从脚手架上掉落。
(4)当框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必须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方法,垫高不得超过50cm。当超过50cm时,应根据安装规定升高铺设层。工作面抬高时,防护设施也要相应抬高。
(5)在架子上运送物料和作业中有人经过时,应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路”的信号。材料应轻放稳放,不允许倾倒、猛撞或其他仓促卸载方式。
(六)严禁在架子上玩耍、倒退行走和在外防护横杆上休息。不要在架子上冲,跑,跳,躲避对方的时候注意身体。
七、在脚手架上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先铺铁皮再火星或清除易燃物,防止火星引燃易燃物。并应有防火措施。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扑灭。
八、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a)成杆连接件应尽量使用垂直运输设施或悬挂滑轮,并绑扎牢固。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工逐层传递。
(2)搭设过程中除必要的1-2脚手架上下外,操作人员不允许爬脚手架上下,应走房屋楼梯或另设安全梯。
(三)在搭设脚手架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搭设材料。
(4)操作人员应服从统一指挥,不得自行其是。
九、钢管脚手架的高度超过周围建筑物或在多雷雨的地区,应安装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十、架子工作应按规范或设计中规定的载荷使用,严禁超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架、人员、工具、材料等,在施工组织设计无规定时,应按规范规定值控制,即结构脚手架不应超过3kn/m2;装修脚手架不得超过2kn/m2;维修脚手架不得超过LKN/平方米。
(2)脚手架层数和同时作业的脚手架层数不得超过规定。
(3)垂直运输设施(如物料提升架等)间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载荷控制。)和脚手架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增加铺板层数或在转运平台上超载材料。
(4)框架表面的荷载应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在一侧。
(5)过梁等墙体构件应随运随安装,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
(6)重型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在脚手架上。不得在脚手架上固定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管道,不得随意悬挂起重设备。
十一、脚手架作业时,不要拆除基础结构杆件和连墙件,因作业需要必须从连墙件上拆除一些杆件时,必须征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才能拆除。
十二、在架子上作业时,不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没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补充或完善后才能上架运营。
十三、脚手架拆除工作前,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注意事项如下:
(1)一定要逐个松开连接,按先上后下、先里后外、先分格材料、先辅助件后结构件、再附墙件的顺序,出井后吊装(或集中在相邻未拆脚手架面,捆绑吊装)。
(2)拆除两端相连的脚手架、杆件、龙门架等长而重的部件,必须两人以上成组进行。禁止单人进行拆卸作业,以防抱杆不稳、不平衡造成事故。拆卸水平杆时,松开连接并将其与水平支架一起取下。拆卸立柱时,稳定上端后,松开下端连接并将其拆下。
(3)多人或多组进行拆除作业时,应加强指挥,互相询问,协调作业步骤,严禁不按程序随意拆除。
(4)当附墙拉结的上部或一侧被夹住,架子不稳定时,应加临时支撑措施,防止架子晃动,影响操作安全。
(5)拆除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围栏,并有专人监护。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拆解作业区。
(6)严禁将拆下的杆件和材料扔到地上。已吊装到地面的安装材料应随时运出拆除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十四、脚手架立杆基础(地面)应平整密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安装在坑边或平台上时,立杆与坑、平台上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m,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休止角,否则应对坡度进行保护和加固。脚手架立杆下必须设置垫座和垫块。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