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打赢了和三星华为的官司吗?

无论华为起诉三星的结果如何,华为都是最终的赢家。

华为宣布,已在美国和中国对三星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包括加州北区法院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华为要求三星赔偿华为的知识产权侵权,包括与三星手机使用的通信技术和软件相关的高价值专利。

华为此举,开门见山,个人认为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对于华为来说,无论这步棋结果如何,华为都是最终的赢家。这场官司不仅凸显了华为强大的专利技术积累,也表达了其实现专利的野心。

但更重要的是,为华为智能手机品牌做了一次巨大的品牌营销推广,对提升华为智能手机品牌形象有很大帮助。从业内以往专利诉讼的结果来看,华为和三星达成交叉授权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第一,华为和三星最有可能和解这场专利官司。

据腾讯科技了解,这起诉讼涉及4G标准专利和智能手机功能相关的专利。鉴于华为在通信技术上28年的通信积累,以及在4G等核心专利上的重要地位。很多围观者认为三星这次会输,会交钱。很多华为的核心粉丝用三星和苹果专利战的结果和不久前华为和苹果达成的专利交叉授权的结果来断定三星会失败。

但这个结论,华为粉丝可能有点一厢情愿。诚然,华为拥有丰富的专利积累,但三星在专利积累上比华为更差。事实上,在专利持有量和ITE核心专利方面,三星几乎可以说是全方位超越了华为。

在中国:根据华为自己公布的数据,到2015年底,华为已经申请了52550项中国专利;至于三星,根据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组织的《互联网技术创新专利观察报告(2015)》的相关数据,三星集团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量最多,达到54991。

在美国:根据USPTO公布的数据,2015年,三星公司* * *获得美国专利5072项,排名仅次于IBM。华为排名第44,* * *获800项专利。

在欧洲;据外媒TechCrunch报道,欧洲专利局公布了2014年欧洲的专利申请数据。其中,三星电子在欧洲共提交了2541件专利申请,位列第一。华为排名第五,共提交专利1600件。

在LTE的核心专利上,和我们一直认为的华为的实力不同。事实上,三星在LTE授权的核心专利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华为。

根据台湾省国研院2014年统计,三星和华为在LTE核心专利排名第二和第三,其中三星652件,华为603件。

2016年,根据台湾省科学技术部知识产权局根据从欧洲电信标准化安排(ETIS)和美国专利局USPTO收集的数据,由全球移动通信各领域权威人士和专家撰写的最新电信工作专利趋势,其中包括7516项标准必要专利,近两年三星连续占据4G LTE核心标准必要专利全球第一位, 拥有954项标准必要专利,占4G LTE核心标准必要专利的12.7%,而华为排名第七,仅占5.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专利持有量上,华为并不优于三星。面对华为的专利诉讼,三星已在声明中表示,“将全面评估这一诉讼,并采取适当措施捍卫三星的商业利益。”鉴于专利诉讼的长久焦虑和最终你死我活的和解,我个人认为华为和三星的专利诉讼还是大部分基于和解的可能性。

第二,华为起诉三星专利侵权,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营销活动。

如上所述,我们看到,与三星相比,华为在专利持有量上并不占优,不一定能得到利益,而且费时费力。那么华为为什么还犹豫要不要和三星撕破脸呢?

个人认为,相比诉讼的结果,华为可能更在意这场官司为华为塑造的品牌象形图。可以说,华为起诉三星专利侵权,更像是华为智能手机品牌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营销活动。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讲过。除了打击竞争对手,变现,合作,厂商在利用自己的专利时,还可以为自己的品牌进行营销平台。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目前国内消费者已经开始从价格崇拜向技术崇拜转变,国内厂商更愿意用专利来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希望赢得消费者的尊重和喜爱。华为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在华为的自我宣传中,华为的年度研发支出比例和专利积累被频繁提及。

作为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让华为的品牌为大众所熟知,成为炙手可热的辣鸡,其掌门人余承东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要超越苹果和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但事实上,虽然华为这两年进步很大,但与三星相比,无论是品牌含金量、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还是销售数据,都存在巨大差距。甚至可以说,华为与三星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品牌方面,与华为引以为傲的Interbrand Top 100对比显示,华为在2015排名第88位,品牌价值上升至49.52亿美元。三星在这份榜单中排名第七,品牌价值为452.97亿美元。

两者差距巨大。至于智能手机的销量和份额,以2016第一季度的数据为例,虽然华为增速强劲,但三星依然遥遥领先。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机销量为81.9万部,市场份额为24.5%,而华为智能手机销量为2750万部,市场份额为8.2%。

可以看出,三星的规模还是差不多是华为的三倍,而且在S6之后明显表现出了与三星的反弹势头。这对于想要与三星竞争的华为来说,自然是一个劣势。

今天,华为起诉三星。从效果上来说,经过全球媒体的一大波曝光,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华为的智能手机品牌已经达到了和三星相当的水平,开始利用专利争夺主导权。一方面凸显了华为的专利创新优势。一个可以看到的明显证据是,在微博和微信上,消息出来后,无数人为华为的品牌而骄傲,为华为的实力而赞叹。

从这个角度来看,诉讼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无论如何,华为是这次的大赢家。在智能手机品牌上,这一轮全球媒体的曝光对提升华为的品牌形象有很大帮助。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第三,华为显露出专利实现野心,一些专利积累薄弱的厂商要警惕。

当然,华为起诉三星,虽然我个人认为其品牌营销成分大于其专利赔偿的诉求。但不代表这件事没有其他意义。在我看来,华为此举甚至可以说是国产厂商真正崛起的标志,应该鼓励。毕竟国内专利留下的固有影响就是被追着打。华为能敢于就专利起诉三星,既体现了华为目前国产智能手机老大地位的巩固,也是对其多年专利培育的认可。

同时,华为此举也暴露了其专利实现野心。华为作为专利厂商,早已有了专利变现的需求。早在2014,业内就有传言称华为已经向国内厂商发了律师函。虽然事后被华为辟谣。不过,面对“专利使用”,华为也做出了如下声明:“华为一直倡导知识产权保护和付费技术创新,致力于构建公平健康的商业环境。”

随着华为和苹果的相互授权以及对三星的诉讼,华为和国内厂商的专利授权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而一些专利积累薄弱的厂商应该加快专利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