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产业发展的需求,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进行产学研创新。它用的是什么型号?
一,成果转移模式
成果(技术)转让的方式是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许可权、技术秘密等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帮助企业将技术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
技术转移模式更加传统和成熟。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成功率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不会接受不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倾向于自行转化成熟的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成果或者成立关联公司进行转化。
此外,企业难以承担巨额的科技成果转让费,企业内部技术力量薄弱,承接能力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
第二,技术发展模式
技术开发是指产学研各方相互合作投入一定的要素。具体有两种:一是合作开发,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高校或科研院所投入人力和设备,* * *共同对某一项目进行科研;第二种是委托开发,企业以项目的方式将所需技术委托给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研发。
合作开发是产学研中的一种半紧密合作模式,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和产品化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正确选择、风险责任的清晰划定、利益分配的合理安排和企业的主导作用。
技术开发是目前企业与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和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技术开发模式。
三、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模式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如在高校开设以企业命名的软件、电子商务、电子定制课程,在企业设立科研院所学生实习基地、博士后创新实习基地等。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短期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长期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来说,有利于学生(大学生和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更贴近现实和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