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上比诸葛亮更早与儒学发生争论的人。
我们应该提倡道德、仁义,反对重利轻德。那么人民就会老实听话,国家的财力自然就充足了。”桑洪阳奋起反击。他说:“刚才说话的两个人,在我看来,都是游手好闲,不耕田,不吃饭,不织毛衣的寄生虫。你叫嚣着国家要贫富,好像是在为人民求情,其实只是在为权贵势力和工商大贾求情。如果废除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受益的只是这些人,国家利益受损,人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你要反对的是中央集权,但你要的是分而治之的权利,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至于弘扬道德,提倡仁义,这些腐朽的说教根本治理不了国家。”反击一针见血,儒生们都傻眼了。这时候他们教练让杜延年亲自出马。他把话题转到反对与匈奴开战的问题上:“古代重道德,轻兵。孔子云:远处的敌人不满意,就以德服人,让他们投降。现在抛弃道德,滥用武力,简直是浪费人和钱。”所有在场的儒生都附和着。一个叫万盛的儒生说:“对匈奴的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战争的结果只能是人民的悲惨。停止争斗,交朋友才是上策。”桑弘羊痛骂道,“匈奴人好斗、叛逆,对信守诺言的顽固敌人只能诉诸武力。“汉武帝时代,盐铁官营的利润被用来修筑工事,加强防御。兴义兵奸淫掳掠,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我们必须遵循武帝的政策,加强我们的军备。你和美女,和有钱的匈奴人做好朋友,真是不要脸。这是什么道德?”对方抬出孔子,继续进攻。桑弘羊说:“所有的学生都很傲慢,但他们什么也不做。他们话不多,但长得不像。如果你是贼,自古以来就深受其害。孔丘公开指责于鲁君,说他从来没有在世界上使用过它。是谁呀?打第一枪,有时不会。所以秦王烧其术而不为之,而不为坑而用之。”在桑弘羊眼里,儒生只说不做。就像那些贼一样,自古以来就是邪恶的。所以鲁国君主驱逐和抛弃,只是因为他圆滑迂腐,没有实际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焚烧儒生的著作,使他们的言论无法流传。他宁愿活埋他们也不愿任命他们。桑弘羊还指责他们“以假乱真,传道授业解惑”,企图改变汉武帝巩固民族团结、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路线。经过长时间的争论,桑弘羊和一群儒生争论起来。一个人对抗60多个儒生,在争论中始终占上风,让圣人“无法自圆其说”。在这次会议上,由于桑弘羊的坚决斗争,只取消了酒类专卖,盐铁仍由朝廷授予专利,其他政策继续实行。关于桑弘羊的死因,《史记》记载:“弘羊以为其国富强,利益丰厚,断绝其功,欲为子孙为官,对霍光将军怀恨在心,故与上官桀等人合谋将其杀害。”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桑弘羊的才华远在霍光之上,当时垄断皇权的霍光一直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精明的桑弘羊死后,只有老丞相田想自保。所以没有一个朝臣可以挑战傅霍光的权力。桑弘羊只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是古代宫廷众多悲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