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塑料的发明5塑料的分类6塑料的应用7塑料对健康的影响1拼音廖斯

2英文参考塑料[21世纪科技双语词典]

塑料[21世纪英汉英双向词典]

塑料材料[湘雅医学词典]

塑性体[湘雅医学词典]

3概述塑料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可以成型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也称聚合物,是利用单体原料通过合成或聚合反应生成的材料。合成聚合物有热塑性和热固性,所以塑料又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多为线性聚合物,热固性塑料为本体聚合物。

4塑料的发明1872,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耳在实验中发现,苯酚和甲醛反应后,试管底部有一种顽固的残留物。因为拜耳当时的研究目的集中在合成染料上,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粘稠的不溶物质会开启人类合成材料的新时代。来自1904,美国比利时科学家利奥?亨德里克?贝克兰开始研究这种化学反应。三年后,他得到了一种糊状物质,被模压成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7月4日,1907,贝克兰注册了酚醛塑料发明专利。

5塑料的分类根据用途、理化特性和加工方法,塑料有很多种分类。如果按照塑料的性能和用途来分类,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和增强塑料。概括地说,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不是单一的物质,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或合成树脂等基础成分,以及各种改善塑料性能的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6塑料的应用由于塑料具有耐腐蚀、绝缘性能好、重量轻而牢固、价格低、可塑性强、易着色等优点,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塑料制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系列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通讯、包装材料、农用薄膜、医药产品、各种管材、塑料门窗、建筑板材、人造革、食品和饮用水包装、餐具等领域。塑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其中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约占全部塑料产量的80%,尤其是聚乙烯。

塑料种类繁多,与食品相关的主要塑料品种涉及:

聚乙烯塑料(PE)用于生产食品袋和塑料包装。

聚丙烯塑料(PP)用于生产微波炉饭盒;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用于生产矿泉水瓶和饮料瓶。

聚碳酸酯树脂(PC)用于生产水壶、杯子和瓶子。

聚苯乙烯塑料(PS)用于生产快餐盒和桶装方便面盒。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人们逐渐认识到,与人密切接触的塑料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塑料成分和添加剂中的有害单体和各种分子物质的迁移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危害。尤其是在食品卫生领域,致癌保鲜膜、致癌餐盒、回收聚碳酸酯塑料加工饮水桶、餐具重金属迁移、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尤其是儿童奶瓶双酚a、台湾省运动饮料塑化剂、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等社会热点问题,让人质疑塑料材料的安全性,衍生出还吃什么用什么的感叹!但就今天我们身边的塑料应用范围和规模而言,它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塑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吗?塑料是人类发明的。塑料的安全应用不能由人类控制吗?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困惑。塑料是人类发明的。通过有效控制其基本成分和添加剂,人类可能获得基本健康权益的保障。

卫生部于10月26日颁布了我国《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料管理办法》,1990,165438,涵盖了各类塑料餐具、容器、生产管道、传送带、包装材料等。以及所有使用的添加剂。管理办法要求,合成树脂及加工塑料制品应符合自身卫生标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食品用塑料制品必须在醒目位置印有“食品用”字样。

塑料的基本成分单体的迁移关系到人体健康。一些热固性塑料的分子链受热时发生交联,但成型后受热时不会软化,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单体迁移,因此可用于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用作矿泉水瓶和碳酸饮料瓶的材质,耐热65℃,耐寒20℃。适用于灌装温热饮料或常温饮料,受热易变形。有报道称,饮料瓶连续使用65,438+00个月后可能会释放出塑化剂,不宜作为盛水容器使用。网上有报道称,暴露在车内的瓶装水会产生塑化剂等有害物质。但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证实,包装完整的桶装水暴露在车内7天没有塑化剂析出。

菌落总数没有明显变化。但如果是已经开封饮用的瓶装水,由于外界细菌的进入,很容易导致高温下细菌的滋生。

聚乙烯和聚丙烯沸点低,易挥发,一般不会有残留的问题。食品级低密度聚乙烯在常温下用于保鲜膜等食品包装是安全的,但如果温度超过110℃,就会熔化,并可能析出有害物质。而且食物用保鲜膜包裹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容易溶解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所以用微波炉加热食物,需要先把保鲜膜拿掉。聚丙烯微波饭盒是唯一可以用微波炉加热的塑料盒。有必要关注一些微波饭盒。盒体由聚丙烯制成,但盖子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因为PET不能耐高温,所以不能和箱体一起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聚氯乙烯塑料(PVC)的软化或熔化范围只有7590摄氏度。与食物中的脂肪接触或在高温下,可能会析出氯乙烯单体,在一定剂量下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氯乙烯有明确的致癌作用。所以PVC塑料通常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单体应≤1.0mg/kg。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2700万吨含双酚a的塑料。65438-0992,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双酚a对哺乳动物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相关产品的环境和健康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双酚A(BPA),又称2,2双(对羟基苯基)丙烷,是制造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材料的原料。BPA能使塑料制品无色透明、质轻耐用,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餐具、婴儿用品等产品。

由于双酚a的广泛应用,大量含有双酚a的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产品中残留的双酚a可以迁移到食物、水或空气中,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

国内研究人员发现,双酚A2040ug/kg皮下注射7周后,对小鼠睾丸造成不可逆损伤,影响小鼠睾丸曲小管直径和精子发生,导致小鼠* * *数量减少。相关动物实验发现,双酚a可以模仿雌激素,低剂量暴露也可以使雌性动物早熟。国外研究人员对6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发现93%的受试者尿液中含有双酚a,母乳、孕妇血液和脐带血中也含有BPA。

尽管医学研究对双酚a的膳食暴露是否造成健康危害存在争议,但考虑到动物实验的风险发现和低剂量暴露效果的不确定性,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限制使用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欧盟相关部门规定,11年3月起,1以下婴幼儿用聚碳酸酯瓶禁止使用双酚a;其他食品相关材料双酚a的迁移限量为0.6mg/kg。目前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聚碳酸酯食品容器中双酚a的迁移限量为2.5mg/kg。我国GB1494219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模塑制品卫生标准》规定树脂材料及模塑制品中苯酚* * *为0.05 mg/L卫生部等六部门于2011年4月20日发布公告,要求自201654338年6月20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儿奶瓶及其他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

塑化剂通常指邻苯二甲酸酯,是邻苯二甲酸形成的约30种酯的总称。室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被人体吸收。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邻苯二甲酸酯被广泛用作塑料增塑剂,也可用作农药载体、驱虫剂、化妆品、润滑剂和洗涤剂的原料。过去一直认为邻苯二甲酸酯的生产和使用毒性低,不受限制。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每人每年消耗多达5060公斤的塑料。在各种塑料制品,尤其是PVC塑料制品中,为了增加塑料的塑性和强度,需要添加邻苯二甲酸酯,其含量有时可达制品的50%。

邻苯二甲酸酯与塑料分子的相容性很好,但两者之间没有紧密的化学键,保持着独立的化学结构。因此,当塑料制品与食品中的水和脂肪接触时,其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就会溶于其中。

邻苯二甲酸酯的急性毒性很低,动物种间存在差异,其中DEHP大鼠的口服致死剂量高达30 ~ 34 g/kg。我国学者摄入浓度为250 mg/L、500 mg/L、1000 mg/L、2000 mg/L的DEHP 60天,雌雄小鼠的肝、肾、心、肺等脏器系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自从1981首次报道DEHP可能诱发啮齿类动物肿瘤以来,关于其遗传毒性的文献越来越多。哺乳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DEHP (1000mg/kg,2000mg/kg)可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染色体畸变。

虽然邻苯二甲酸酯在环境中分布广泛,但人的实际暴露量远低于实验动物。到目前为止,人们对邻苯二甲酸酯引起各种生物毒性的机理还缺乏透彻的了解,但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塑料制品向无毒、环保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2005年6月5438+2月65438+4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发布指令2005/84/EC,规定儿童玩具和儿童护理用品中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的含量不得超过0。我国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允许使用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规定了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品种、最大用量、特定迁移量等限制条件。

据报道,世界上近15%的育龄夫妇患有不孕症,其中约70%来自男性。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 * *的数量几乎下降了50%。

“环境激素”这个词是1996,是波士顿环境的记者写的。达马诺夫斯基的《被偷走的未来》一书首次提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用合成方法生产雌激素,用作药物、洗涤剂和印染剂。这些年来,当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体外的激素,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在获得暂时利益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