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汉语复习方法
说明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中考的内容。所选材料涉及人与环境、科技新发现、文化遗产等生活的不同方面。这些精选的短文往往生动有趣,所以学生要特别关注一些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科学话题(如2008年地震、奥运场馆建设、2009年卫星相撞、日全食等。),以及文化话题,从而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
典型例子透视
阅读以下文章,完成1-4题。
机智对话的关键
1.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小小的钥匙,与人类密不可分,是我们口袋里的必备之物,是隐私的守护神,与千家万户的温馨幸福联系在一起。但是你知道吗?钥匙的发展历史也很有意思。
2.人类最早的锁门方式是用绳子把门紧紧系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结。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打结的人才知道怎么解开绳结。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大帝用我们现在所说的“横向思维”切断了当时弗里吉亚著名的“戈迪亚诺之结”。据说解开这个结的人可以统治整个亚洲。
从此,人们发明了锁,当然,钥匙也就应运而生了。最原始的钥匙是什么?考古学家在今伊拉克沙巴德地区的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宫殿遗址中发现了一把长1.2米的木钥匙。这把钥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这种原始的木制钥匙是一个杠杆,形状像一个大牙刷,一端有许多木钉。当钥匙插入锁孔时,这些木塞会嵌入锁内相同数量的凹槽内,所以转动杠杆就能打开锁孔。
4.65438+在09世纪中期,这种最古老的锁结构成为莱纳斯·耶鲁发明台球锁的灵感。后来发明的弹珠锁用的是锯齿状的平键,边缘和缝隙呈锯齿状,而锁芯和锁体上装有5-6个大小不一的金属弹珠作为障碍物,需要用钥匙当楔子把弹珠放在同一位置才能开锁。在20世纪,大多数锁都是基于这种大理石锁。
近年来,为了提高锁具的安全性,逐渐出现了许多非常先进的新型锁具,如多孔锁、直边锁等。现在已经有了电子车钥匙,条形码钥匙卡,以及基于指纹和角膜识别技术的开锁系统。我们可以用眼睛解锁汽车,钥匙有望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6.在其发展过程中,该钥匙还创下了几项“世界之最”。
7.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锁和钥匙的组合是由英国发明家约瑟夫·布拉默(Joseph Brammer)在1787年发明并获得专利的一种新型套筒锁。它可以有4.7亿种组合。最重的钥匙有2吨。这把钥匙长10米,由巴基斯坦人在2008年制造。
8.Keys在物理学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
9.1752年6月,美国天才发明家富兰克林正在研究闪电。他推测这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于是进行了一个风筝实验:用一根金属线把风筝放在电闪雷鸣的云层中,末端系上一把钥匙。这样,一旦风筝和线被雨水打湿,就可以观察到手指靠近琴键时产生的火花。他没有死于电击,因为他有一根电线和一把钥匙作为电容器来储存一部分电流。富兰克林通过这个实验发明了避雷针。
10.一些有创造力的人总是为不同的目的开发许多共同的项目。改进后,一把钥匙可以用作螺丝刀、开瓶器、指甲锉甚至酒精测试仪。例如,瑞典汽车制造商萨博率先发明了酒精检测钥匙。这把钥匙的顶部有一个小的检测口,司机在发动汽车前向这个检测口吹气。一旦这个装置检测到的酒精浓度超标,发动机就不会启动。
11.人类的智慧总能创造奇迹。未来的钥匙一定更神奇!
1.关于钥匙,这个选择主要介绍了什么?
2.选文中的②-⑤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解释顺序?
3.本文采用了多种解释方法,试图找出其中的两种,并举例说明。
4.如何解释第7段下划线单词中的“到目前为止”?“到目前为止”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009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试题)
答案:1。钥匙的发展史,“天下第一”,其重要地位和用途。(“钥匙的发展史”也可以回答为“钥匙的类型”)2。时间顺序3。例:列出数字,如:第7段“最重的钥匙2吨,这把钥匙长10米”;例如,第9段讲述了富兰克林用钥匙发明避雷针的故事。4.到现在还是到现在;没有;这个术语是有时间限制的,说明约瑟夫·布拉默发明的锁和钥匙的组合是迄今为止最多的,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这就留下了表达的空间,体现了解释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视角:选文为科普说明文,贴近生活,内容连贯,趣味性强。设计的四个问题也体现了阅读说明文的基本要求。1题考察的是对象的特征,也就是文章的整体观感。考生要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所考查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整合。第二题考察指令顺序,命题人将考点设在当地。只要考生对指令顺序有准确的理解,就不难回答。问题3考察解释方法,要求考生列出所用的解释方法,并举例说明。具体要求是对讲解方法的理解要准确,例题要与给出的方法一致。4题第一题考察单词在上下文中的意思,第二题考察讲解语言的准确性。回答时要结合句子内容,运用一定的回答技巧,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总的来说,四个小题各有侧重,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段落,掌握解题方法,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