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比较好?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是知识产权管理的骨架。有了骨架的支撑,知识产权才能在企业中流通和发挥作用。基于IBM、东芝、佳能等国外公司的成功经验,介绍了知识产权部门内部组织的三种典型基本模式:集中管理制、分散管理制和决定管理制。

(A)集中管理系统:IBM

集中管理制的特点是全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运作,在产品的开发、制造和购销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总公司的整体利益顺利开展工作。总行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专利权和授权后的一切事宜。总公司与其子公司签署了全面的技术援助协议。总公司预付研发费用给子公司,子公司创造的知识产权由总公司知识产权总部管理。

IBM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如下: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负责处理所有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知识产权事务;知识产权管理总部有两大部门:法律部和专利部。法律部负责相关法律事务,专利部负责专利事务。专利部门由五个技术领域组成,每个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管理。

(2)分散管理系统:东芝公司

分权管理的特点是:充分授权。全权授权是在知识产权部门统一管理下的全权授权。分散管理是针对各种研究所和委员会的。其优点是各业务部门和研究所根据产品特点限制专利申请数量,决定知识产权预算。但获得专利权后,如何使用知识产权、处理纠纷、对外谈判、提出异议等事宜都由知识产权总部管理。

东芝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的组织结构如下:知识产权管理部由知识产权本部和四个研究所、11事业本部、各研究所和各事业本部下设的专利部、部门和小组组成。

(3)行列式管理系统:佳能。

确定性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按照技术类别和产品类别管理知识产权。按技术类别实施专利管理,可以避免重复的技术开发,配合各事业部的产品战略管理专利。知识产权法律部集中管理授权后的所有事务,包括权利的使用、谈判、诉讼等。法务部通过派自己的人员参加公司内各事业部组织的产品法务部会议或根据各种问题组织的运营部会议来了解技术和产品,使法律制度贯穿于产品开发到产品销售的各个阶段,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高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佳能公司知识产权法律部按照职级管理分为产品类和技术类。产品类有四个部门:知识产权法律策划部、知识产权法律管理部、专利业务部、专利信息部;技术类有七个专利部门,按技术分类管理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