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现在一杯海水就可以预测赤潮吗?
取一杯海水,用“赤潮实时监测系统”的仪器测量,就可以知道海水中藻类的含量和大小,从而判断是否会出现赤潮,可以起到预警作用。厦门大学教授发明了这种监测仪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预测赤潮的监测系统。目前已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和两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这套海水“电子眼”出现在不久前的厦门科技产品展上。发明者厦门大学教授王说,海水取样后,海藻的数量、形状和大小由计算机显示出来,并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列出海藻的数量。根据赤潮发生时海藻的浓度对比,系统会将最危险的海藻排在最前面,从而判断是否有赤潮的危险。
王说,目前常用的赤潮监测手段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赤潮的来临。如果天气晴朗,没有云,卫星拍摄到的海面上有一片红色,就说明可能会发生赤潮。这种方法受到天气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在使用的海洋预报站的监测系统也是去现场看看有没有适合赤潮生长的环境和条件,把海水抽上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没有出现赤潮的细胞,然后用公式计算是否会出现赤潮。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赤潮预报系统."王说这个系统是第一个可以预测的系统。但这个系统也有缺点:必须先在“体内”建立一个藻类廊道,廊道内的一些藻类才能被检测到。王说,目前,画廊已收集了20多种藻类标本。
据介绍,“赤潮实时探测系统”目前只能在海洋中使用。目前,该系统已完成“863”样机的批量生产,通过了“国家海洋计量站”的环境实验和性能测试,可投入数百个沿海海洋环境监测站进行赤潮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