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存遭遇道德,《釜山行》综析
但是看了很多文章,发现都局限在电影本身,没有跳出框架在更大的格局中思考和分析。我觉得这是一个遗憾。
所以,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不敢说我的文笔有多出众和独到,但也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首先,我们来说说丧尸爆发的原因。男主人时宇是一家证券投资基金的经理。为了盈利,他拯救了濒临破产的生化公司,使其起死回生。然后生化公司泄露,导致人感染病毒,导致丧尸暴动爆发。
电影大家都看过,就不唠叨剧情了,直奔主题吧。在开往釜山的“雪国列车”上,发生了丧尸暴动。当时大家都有危险。根据属性的不同,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主要可分为三类:
1.勇敢型(尚华、盛京、安秀、镇西、英国、乞丐、列车长、时宇)
2.自私(金昌智,时宇)
3.摇摆不定(空乘和普通乘客)
这三类人的属性在电影中并不是绝对固定的,但善变的人性和道德榜样会改变他们。其中,男主人在尚华的榜样下,正从一个自私自利的自我主义者一步步转变为一个勇敢的奉献者。
电影一开始就了解到火车上丧尸横行。当时宇抱着秀安跑回没有丧尸的车上时,出于惊慌和为了安全,面对向他跑来的尚华和盛京,时宇的第一反应是迅速关上车门,防止丧尸闯进来。对于时宇的从废墟中走出来,尚华愤怒地问道,而盛京则表示理解。毕竟关键时刻难免慌张自保。
我认为盛京在这一点上是对的。时宇关上了门,但他没有挡住它。相反,他回头看了一会儿。应该是受惊的本能。(这时候男主就可以算第三属性了)
之后,时宇打电话给他熟悉的股东,军队的小头目。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得知驻地只有一个方向走后门是安全的,会有部队接应。
时宇没有告诉车里的其他人这个救命的信息,而是独自带着女儿去了。关门之前,是一种本能的恐慌反应。这一次,是一个真正暴露和冷漠的利己主义者。只要他安全,其他人的生死与我无关。(认清现实后,男人回复到第二属性)
但是丧尸已经突破了防线,车站已经沦陷。在逃亡过程中,尚华和盛京救了时宇的女儿。在关门的最后,尚华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牙还牙,在时宇来了之后把门关上。
另一方面,已经上车的金昌智催促乘务员通知列车员开车。珍熙再三恳求,空姐慌了。短暂的摇摆后,他同意了金昌智的观点,其他乘客虽然没有参与鼓励,但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其实动摇是最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如果你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带头,动摇也会被感染。他们是最没有主见的一群人。让那些接近朱者赤和墨西哥的人上场是完美的。
此时时宇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尚华的表现,时宇是有罪的,所以在时宇追上行驶的火车后,他一直鼓励尚华跑得更快,最后把他拉进了车厢。
由此可见,诗雨的本质其实并不坏。诗雨就像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怕把东西摊上,危及自己。但冷漠不冷漠,还是有根本的道德良知的。我们对陌生人很冷淡,但一旦有交集,还是会帮忙。
在这里,我想谈谈尚华、盛京和安秀、尚华和盛京。其实他们自己的情况也不好,因为盛京是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是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弱势群体。虽然尚华有权有势,但她也无力照顾盛京。但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尚华和盛京仍然救了安秀,并和安秀一起乘火车逃离。尚华没有逃走去照顾盛京,而是选择留在门后,而安秀则想让时宇从一开始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尚华、时宇和英国上车后,一路奋战找到盛京,把他们送上了安全的车厢。此时,金先生、乘务员和普通乘客所在的车厢,就是最后一个安全的地方。他们为了保命堵住车门,甚至拒绝救援,明知车上还有其他幸存者。
尚华被咬,以阻止僵尸,并让时宇去。从时宇不情愿的表情和言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已经完全改变,变成了1属性。
随着尚华的牺牲,时宇和英国终于突破了与盛京的牵制,来到了安全的马车。此时,代表邪恶的金昌声称他们都被丧尸咬了,并再次鼓动惊慌失措的第三属性乘客和乘务员将他们赶到后车厢,重新堵住车门。
而那些本身就缺乏道德感的摇摆型,在金昌智极度邪恶的诱惑下戳中恐惧,从而做出同样的恶行,最后自食恶果。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愤怒,会责怪他们人性的丑恶,但你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勇敢的站出来吗?
最后,道路被封锁,火车被迫停车。金常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迫害乘务员、、英金和列车长。自私,为自己牺牲他人,把人性中的丑恶推到了最高点,任他为所欲为,终究会生不如死。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盛京和安秀,乞丐男子在最后一刻没有想太多,毅然挺身而出,舍己救人。虽然他是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乞丐,大家都嫌弃他,但他比任何虚伪做作的所谓上流社会都高尚。只有在危机来临时,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性情,人性的真善美在危难中,尤其是面对死亡的时候,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为了保护女儿和信守对尚华的承诺,时宇与金长之展开了殊死搏斗,代表了人性中善与恶的最终对决。
最后,时宇被咬了。为了保护盛京和女儿,她义无反顾地跳下火车,虽然很无奈。
犯下滔天大罪的金昌为了保命,迫害所有人,只为回家见母亲。如果到最后,时宇和金长志对调,我想金长志为了亲人的安全,会毫不犹豫地跳下火车。想起母亲是人性中的善念,但也是我自己的私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抛弃了人类的道德和良知,这是“人”的标准。金昌不再是人,而是披着人皮的野兽。
人性是空的,人性的基本精神属性是空的。性本善,性本恶,皆源于人性。
人具有神性(理性)和兽性(本能),欲望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孟子·高子尚:“人性本无善恶之分,水物之分也。”人性本无善恶之分,新生婴儿就是一张白纸。只有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人性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教育的内容、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最终变成恶或善。
所有驱动人类行为的心理动机都源于自身的欲望。不管是谁,欲望都是一样的。善与恶的区别在于,有些人受到道德伦理的束缚,从而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寄情,止礼。有些人彻底解放了人性,没有限制人性的恶,一味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
当一个人从小就被灌输了责任、荣耀和勇气的思想,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无私和奉献的社会,那么他就不会表现出懦弱、自私和卑鄙。
面对灾难、选择和死亡,我们来看看1个世纪前的西方人是怎么做的。1914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1522人葬身大海,其中大部分是男性。在危机时刻,那些“先生们”始终坚持“儿童优先,女士优先”的原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没有富商,没有文人,没有官员。只有孩子,女人和男人。
67岁的头等舱乘客、世界上最大的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施特劳斯决定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有人劝他:“像你这么大的人应该上救生艇,没有人会反对的。”老人断然拒绝:“在有女人之前,我绝不上救生艇。”
世界著名的银行大亨古根海姆做了最后的准备。他穿上华丽的晚礼服,说:“我想体面地死去,像一个绅士。”后来,人们在这位可敬的企业家留给妻子的纸条上看到了这样一行字:“不会有任何一个女人留在这艘船的甲板上,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我不会像野兽一样死去,而是像一个真正的人。”
当时的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托里夫(john jacob astoriv)问负责救生艇的船员,他是否可以陪怀孕的妻子马德琳上船。在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走”后,他像一个真正的绅士一样回到甲板上,静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船沉了,倒下的烟囱把他砸进了大西洋。阿斯特当时的资产超过8700万美元,他的发明专利价值超过6543.8亿美元。他是泰坦尼克号上唯一的亿万富翁,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资产可以建造654.38+065.438+0艘泰坦尼克号。
在遇难的男乘客中,有资深报人斯特德、炮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伯等。他们把生存的机会给了那些不识字、身无分文、穿着木鞋、戴着方巾的农妇。
同样面临生死危机,为什么东西方社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这就是西方社会自古以来的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在生死关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永不沉没》的作者丹尼·艾伦·巴特勒曾说:“这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有这样的理想,即责任比其他考虑更重要,责任和纪律是同义词。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前的几个小时里,这种责任和纪律的理想被证明是最强大的气质,无法被侵蚀。”
在危机面前,恐惧是正常的,无论财富、性别、阶级,但我们所受的教育、道德约束、对私欲的克制,决定了我们在恐惧面前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把无数普通人变成英雄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责任感,伟大的利他主义和奉献精神,强者对弱者的关怀和保护。正是因为这些高贵的品质,才抬高了人的价值、高贵、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