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与金属粘合的专利保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盖式SIM卡座,包括盖体、塑料体和插针,其特征在于,盖体的尾端与塑料体的尾端铰接,塑料体上设有多个插针,每侧中部外壁设有两个定位槽,一侧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卡体。在每块夹板的中间向内凹入一个可伸入相应侧边定位槽内定位的定位扣,顶板前端底部向下延伸一个挂钩。在靠近一侧的挂钩与夹板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卡腔,在挂钩与夹板相对的位置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凸点。卡体可伸入卡腔内,卡腔通过对应的凸点与卡体外表面卡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翻盖式SIM卡座,能够保证盖体和塑料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
专利描述一种翻盖式SIM卡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M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翻盖式SM卡座。
技术背景
[0002]SIM卡是(用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智能卡和用户识别卡。GSM数字手机只能使用此卡。它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密钥和用户的电话簿存储在一个计算机芯片上,可用于识别GSM网络客户,并在客户通话时加密语音信息。
[0003]现有翻盖式SM卡座一般有八个引脚端子,与SM卡连接。但是安装SIM卡后,现有的翻盖式SIM卡座不够稳固。使用过程中,盖子和塑料机身容易松动,影响SM卡的正常使用。同时翻盖式SIM卡拧开盖子,这样当盖子和塑料机身处于打开状态时,盖子因为没有限位,非常容易从塑料机身上滑落,需要重新安装,浪费时间。
实用新型的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翻盖SIM卡的盖子和塑料体容易松动,影响后续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翻盖SIM卡座。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翻盖式SIM卡座,包括盖子、塑料本体和插针,其特征在于:盖子的末端与塑料本体的末端铰接,塑料本体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边,塑料本体上设有多个插针, 每个侧边的中部外壁上设有两个定位槽,其中一个侧边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卡体。
[0007]盖体包括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接合板。每个接合板的中部形成有可伸入对应侧边定位槽内的定位扣,顶板前端底部向下延伸有挂钩。靠近一侧的卡钩和卡合板形成卡腔,卡钩和卡合板相对位置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凸点,卡体可伸入卡腔内,卡腔通过对应的凸点与卡腔相连。
[0008]上述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引脚PIN和第二开关引脚PIN,其中,对应于卡体一侧的另一侧的前端设置有可相互接触的第一开关引脚PIN和第二开关引脚PIN, 第二开关销针的尾端设有伸出另一侧外壁的悬臂,相对一侧的夹板内壁可接触并挤压悬臂,使第一开关销针和第二开关销针相互接触。
[0009]翻盖式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每侧端部凹设有旋转孔,夹板端部设有旋转臂,旋转臂插入对应侧的旋转孔内活动连接。
[0010]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凸台,所述旋转孔为八字形旋转孔;旋转臂插入八字形旋转孔的前旋转孔中;每侧端部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伸入八字形旋转孔的后孔内,用于限位旋转臂;八字形旋转孔的后孔下端设有缺口。[0011]上述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本体上设有八个插针。
[0012]上述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定位扣上方的顶板与夹板的连接位置设置为中空。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SIM卡座在每个夹板的中间形成一个定位扣,通过定位扣与侧面的定位槽的配合,SIM卡座不会前后移动,同时顶板前端底部向下延伸一个挂钩, 挂钩在靠近一侧相对于夹板形成一卡腔,卡体可伸入卡腔内。 通过卡合腔与卡体的凸点卡合,SM卡座的盖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向上旋转打开,SIM卡座通过上述结构在上下前后方向固定,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臂插入V形旋转孔的前旋转孔中,每侧端部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伸入V形旋转孔的后孔中,这样当盖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后端限位凸台的限制,盖体不会滑出V形旋转孔,设计更加巧妙。
专利图纸
附图简述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盖式SIM卡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盖式SIM卡座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SM卡座在第一闭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翻盖SM卡座在第二闭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盖SIM卡座在第一闭合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盖SIM卡座在第二闭合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详细描述
[0020]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1-6所示,翻盖式SM卡座包括盖子1、塑料本体2和插针3,其中盖子1的端部与塑料本体2的端部铰接,塑料本体2包括底板4和位于底板4两侧的侧边5,底板4上设有八个插针3。每个侧边5的中部外壁上设有波浪形连接的第一定位槽6和第二定位槽7,其中一个侧边5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夹持体12。盖体I包括顶板9和位于顶板9两侧的夹板10,夹板10的中部向内凹设有可伸入相应侧边定位槽的定位扣8。定位扣8上方的顶板9与夹板10的连接位置设置为镂空19,便于定位扣8的定位槽配合。
[0022]挂钩11从顶板9前端的底部向下延伸。挂钩11在靠近一侧与夹板10相对的位置形成一个夹持腔20,挂钩11与夹板10相对。
[0023]卡体12侧对应的另一侧5的前端设有可相互接触的第一开关销13和第二开关销14,第二开关销14的末端设有伸出另一侧5外壁的悬臂15。相对侧的夹板10的内壁可以接触挤压悬臂15,使得第一开关引脚pin 13和第二开关引脚pin 14相互接触并导通。
[0024]每个边5的端部凹设有八字形旋转孔17,每个夹板10的端部设有旋转臂16。旋转臂16插入八字形旋转孔17的前旋转孔中,每个边5的端部设有限位凸台18。限位凸台18伸入八字形旋转孔的背孔17内,用于限位旋转臂16,八字形旋转孔17的背孔下端设有缺口。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SIM卡座中,盖子I的两个旋转臂16通过八字形旋转孔17的后孔中的缺口进入八字形旋转孔17,并可在前孔中旋转,夹板10上的限位凸台伸入八字形旋转孔17的后孔中
[002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盖式SM卡座。当盖子I的端部与塑料本体2的端部铰接后,盖子I旋转并与塑料本体2合上,由挂钩11和夹板10的相对位置形成的夹持腔20覆盖卡体12,凸点用于压紧和夹持,从而保证SIM卡。
[0027]翻盖式SM卡座关闭后,定位按钮8落入第一定位槽6中定位。为了实现SIM卡的正常操作,推动盖子I移动,使定位按钮8滑入第二定位槽7定位。通过定位按钮8与第一定位槽6和第二定位槽7的配合,实现了SIM卡座前后方向的定位,并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动。同时,当限位器8滑入第二定位槽7时,铰接板10的内壁刚好接触挤压悬臂15,使得第一开关销pin 13和第二开关销pin 14相互接触导通。
[0028]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翻盖式SIM卡座中,每个夹板10的中间都形成有定位按钮8,定位按钮8与侧面的定位槽相配合,使SIM卡座不会前后移动,同时顶板9的前端底部向下延伸有挂钩11。靠近一侧的挂钩11和夹板10形成夹紧腔20。通过夹持腔的凸点和夹持体12的夹持,SM卡座的盖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向上旋转打开。通过上述结构,将SM卡座固定在上下前后四个方向,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臂16插入八字形旋转孔17的前旋转孔中,限位凸台18设置在各边5的端部,限位凸台18伸入八字形旋转孔17的后孔中,这样当盖子I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后端限位凸台18的限制
[0029]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已在上文中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仅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背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实用新型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翻盖式SIM卡座,包括盖子、塑料本体和触针,其特征在于:盖子的尾端与塑料本体的尾端铰接,塑料本体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两侧的侧边,塑料本体上设有多个触针,每个侧边的中部外壁设有两个定位槽,一侧边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卡体。盖体包括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夹板;每个夹板的中间形成有可伸入对应的横向定位槽内定位的定位钮;顶板前端底部向下延伸有挂钩;在靠近一侧的挂钩与夹板相对的位置形成一个夹持腔;挂钩与夹板相对位置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凸点;卡体可伸入卡腔内,卡腔通过对应的凸点与卡体外表面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引脚和第二开关引脚,所述卡体对应一侧的另一侧前端设有可相互接触的第一开关引脚和第二开关引脚,所述第二开关引脚的尾端设有伸出另一侧外壁的悬臂, 相对侧的夹板的内壁可以接触并挤压悬臂,使得第一开关引脚和第二开关引脚可以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式SIM卡座,其特征在于,每侧的端部凹设有旋转孔,夹板的端部设有旋转臂,旋转臂插入对应侧的旋转孔内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凸台,所述旋转孔为八字形旋转孔,旋转臂插入八字形旋转孔的前部旋转孔中,每侧端部设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伸入八字形旋转孔的后孔内,用于限位旋转臂,八字形旋转孔的后孔下端设有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盖式SM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体设有八个触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盖式SM卡座,其特征在于,定位扣上方的顶板与夹板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为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