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茶花

2001“茶树花开发利用”项目通过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协组织的专家鉴定评估。2003年,“茶花加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40多个国家申请了同科国际专利,在世界各地注册了“茶花”的服务商标和37类商品商标;已成功发布40多个茶花产品配方,即将获得国家新资源申请证书;2004年,《中国茶花产业发展建议》上报国务院批准;2005年,国家总理和相关部委领导多次批示茶花产业发展项目。同年,许被全球万千女性列为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人之一,被业界称为“茶花之母”。

茶树花的开发利用价值

全国可采集鲜花300多万吨,可制作干花50多万吨。茶树花是一种自然资源,无需再栽培,储量丰富,每年都可以再生。

茶树花中的有效成分与茶叶中的基本相同,但花和芽叶的生长效果不同,成分含量也不同。因为花承担着生命传承的任务,所以其蛋白质和糖分含量比芽叶高。因此,茶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复合原料。

利用茶花加工技术,对茶花进行深加工、提取、分离、提纯,形成各种类型的中间原料。由于茶花抗氧化能力强,免疫力高,可将中间原料添加到食品饮料、医药、日用化妆品和妇幼保健品中,增加产品的功能性和新颖性。

茶树花资源现状

据国土资源部2009年统计,我国茶园面积已达2800万亩,分布在19个省的1000多个县。成熟茶园每亩可采花200多斤,全国可采花约500万吨,可制干花30多万吨。茶树花是一种自然资源,无需再栽培,储量丰富,每年都可以再生。

茶树花的社会经济效益

1.茶农冬季休闲采花,每亩可增收400-500元。全国茶区可增收6543.8+0000多亿元。

2.第二年茶叶产量可提高30%,茶叶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3.茶花原料深加工可以增值几倍。

4.它不仅直接惠及亿万茶农(中国茶农人口超过1亿),还创造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个就业岗位、企业和工作岗位。

茶花“三新产业”

茶树花的“三新产业”:新资源、新产品、新用途。

划时代的茶树花丰碑

“三新产业”进入三农服务大众。

茶树无公害施肥技术

茶树施肥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茶树氮磷钾合理施肥比例为1: 0.3 ~ 0.5: 0.7,平均约为1: 0.4: 0.6。

1.基肥是在播种茶籽或种植茶苗前施入的肥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熟化,以利于茶苗早期发育和快速生长。一般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底肥,每亩施用粪肥或堆肥等有机肥10吨,茶树专用肥30~50公斤。基肥用量少时,应集中在播种沟中。基肥量大时,应分层施入,即先清除熟土,保持生土静止,沟底50 cm左右,沟底松土15~20 cm。肥料和土壤要分层混合,先施基层,再施第二层,最后放回熟土。

2.基肥基肥是指茶树地上生长常年停止后施入的肥料。其他功能主要是为茶树根系在秋季和多个季节的活动以及次年春茶的发芽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改善茶园的土壤性质,为茶叶的高产优质奠定基础。基肥多为粪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外加适量的磷钾肥。一般每亩施100~150公斤菜饼,混施40公斤茶树专用肥。不同地区茶园基肥施用时间不同,如白露前后的山东,9月底至10底的长江中下游,两广。不同树龄茶树的基肥施用位置和深度不同。直播1~2年生茶苗施于距根颈5~10 cm处,施肥深度为15~20 cm。1年生插条种植在距根颈10~15 cm处,施肥深度10 ~ 15cm;3~4年生茶树施在距根颈15~20 cm处,施肥深度20 ~ 30cm;成年茶树,垂直施于树冠边缘以下,施肥深度20 cm。

3.追肥是指茶树地上生长过程中施入的肥料,其作用是不断补充茶树的矿质营养,从而进一步促进茶树生长,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由于茶叶生产需要较多的氮素,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施用磷、钾和微量元素。

追肥主要分两个时期。

一、春茶追肥。茶树经过冬季休眠后,生长能力强,需要大量肥料。第1次追肥俗称促芽肥,其施用时期一般根据茶树生长的物候期确定。茶芽伸至鱼叶前期时,施肥效果最佳。长江中下游种茶大约在3月上旬或中旬,即茶园正式开采前15~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