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阶段

邓等(2008)提出了用地震层速度预测钻前井壁稳定的神经网络模型,用非线性函数拟合预测钻前井壁稳定,并在YT101井得到成功应用。本成果利用YT101井二开800 ~ 1800 ~ 2500米地层的测井和地震记录,建立了三开1800 ~ 2500米地层的测井曲线模型,获得了1800 ~ 2500米井段的声波速度和地层密度。通过将声波速度和地层密度的预测与井壁稳定预测模型相结合,

针对沉积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如山前构造、高陡构造、难钻地层、多压力系统、不稳定岩层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列为“九五”和“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之一(项目编号:960024),根据不同地区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难点,设立了5个研究课题。* * *项目完成91口深井,其中最深的塔康1井钻至7200米,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以下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钻前地层压力和井眼稳定性预测、建立井眼潜在灾害剖面和套管柱强度设计、高效钻头和井下动力钻具提高机械钻速、高陡构造井眼轨迹预测和预防。“三高一阻”高密度甲酸盐系列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及其配套技术,高密度(2.6g/cm3)、低密度(1.3 ~ 1.5g/cm3),深井塑性水泥及小间隙固井技术,漏点确定及防漏堵漏技术。* * *项目开发新产品55项,形成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47项,开发专用计算软件30套,获得国家专利18项。该项目的成果对优化和加快我国深井、超深井钻井,加快山前构造等复杂地层条件下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