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声带损伤有效吗?

[处方]脑护风府哑门[操作]文胤针是七强,六次是1个疗程。声带麻痹是喉中阳气不伸,邪袭喉络,使声之脏腑不利而成疾。故用温调阳之法,取督脉三穴,即脑户、风府、哑门。督脉是掌握阳的关键,它的脉搏在哑门和风府分支到舌头,这是管理声音的器官喉舌。所以选择这三个穴位,应用温针灸法对其进行温针灸。[处方2]运用“太太元”时,宜用温补泻法。[待遇]李X,男,32岁,团员。首次诊断于2003年3月1966日做出。患者被沈阳某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进行了胃切除术。术后失音,治疗2个多月无效。其中会诊后给予乙醚三次全麻,仅2天好转。诊断为“功能性声带麻痹”。体检:面部黝黑无光泽,消瘦,略沉默。两脉细,舌质淡而微灰,有苔。患者针刺后5分钟感觉咽喉痒,10分钟后可发音说话。第二天,针重复打了1次,他康复了。【注】《灵枢九针论》说:“邪入阴,转而为咳”。《苏文脉解片》说:“从内而取之,色暗,亦为肾虚。”此脉证符合经书之精,故宜取肾经原络治疗,久病入络,咽喉经肾经,故肾之络必取。肾为声之根,肺为声之门,肺见症为虚,亦是“金断不声”之说,故取原络。一个是肺,一个是肾(虚补母),两个都有效。声带疾病包括声带肥大、声带小结和声带麻痹等。由于两者在取穴治疗上有相似之处,故一并讨论。声带肥大是指声带肿胀或增粗,声带小结是两侧前、中声带1/3交界处的对称性结节,均为慢性喉炎所致;声带麻痹是一种喉运动神经疾病,多由神经损伤引起。这三种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都是声音嘶哑。目前,现代西医对上述声带疾病仍缺乏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在现代,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针灸治疗三种疾病的文章。到了60年代,观察更加细致,发现针刺后症状改善,而声带息肉缩小,少数声带小结消失。耳针也有类似的效果。70年代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声带疾病,特别是采用传统银质针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效果相当好。目前治疗方法仍以针灸为主,但在手法上有很多探索,提高了疗效。国外、前苏联、日本都有针灸治疗声学疾病的临床文章。如日本学者在甲状软骨下端两侧点穴,留针,做短时通电,使半数以上患者声带小结消失。针灸对声带疾病的疗效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