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青少年敬佩的五个人物(急求!!!)
保尔柯察金,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名言‘:“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孙中山?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生平’
? 投身民主革命 ? 推翻封建帝制 ? 接受***产国际帮助 ?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 中国革命的旗帜 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周恩来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产党和中华人民***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五届中央委员,中***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八至 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周恩来同志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他谦虚谨慎的精神?。周恩来同志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周恩来同志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1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 通常称为居里夫人,是原籍波兰的法国著名女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1891年随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读书。在巴黎取得学位并从事科学研究,是巴黎和华沙“居里研究所”的创始人。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发现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玛丽·居里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于12月21日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居里夫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但居里夫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著作
《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现代人的智慧》《怀念皮埃尔·居里》文章《我的信念》被选入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语文书第十二课、鲁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第4课、鄂教版七年级第20课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6.12),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他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因为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脱离德国到美国,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40年写了一篇著名论文,“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1]他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2]1.....1914年(35岁)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8月,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9月,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10月,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2.....1929年(50岁)2月,发表《统一场论》。 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第一次访问比利时皇室,与伊丽莎白女皇结下友谊,直到去世之前一直与比利时女皇通信。普朗克奖章。9月,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进行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坚持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