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治疗血管性头痛的药理基础是什么?
5.【问答】天麻和天麻素对氯化钾和5-HT引起的离体主动脉条和脑基底动脉收缩有拮抗作用。对于家兔和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天麻可以降低脑血流图的振幅,使扩张的脑血管收缩,调整脑血管的功能,达到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目的。6.简述中药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问答】中药的炮制对其药理作用的影响有:①减毒解毒:乌头中含有乌头碱,对心脏有毒性,可引起心肌颤动。炮制后乌头碱被破坏分解成乌头碱,毒性降低,而其强心成分消旋去甲乌头碱耐热,故其强心成分仍可保留;②协同作用:延胡索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但其生物碱不溶于水。醋炙后酸碱反应成盐,总生物碱溶出率增加,镇痛作用明显增强;(3)改变了药材成分:何首乌含有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具有通便作用,炮制后泻下作用不明显,滋补作用增强;(4)传统的远志加工工艺需要去心,费时费力。带心远志的药理研究,毒性和溶血比带心远志小,但镇静作用略强,所以现在一般不需要去心。7.桂枝温经通络的药理基础是什么?【问答】桂枝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有利于发汗解热;此外,桂枝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总的来说是不痛的,不痛就痛。从这些方面说明其药理作用与桂枝的温经通络理论基本一致。8.黄芩治疗“热性黄疸”的药理机制是什么?【问答】黄芩的各种成分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改善乙醇引起的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的升高,抑制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治疗脂质过氧化物给药引起的肝损伤。黄芩和黄芩苷对实验动物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能增加肝糖原的含量。黄芩苷对硝酸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急性肝中毒有明显的解毒作用。黄芩水煎液的乙醇提取物、黄芩素和黄芩苷能增加实验动物的胆汁分泌,尤其是黄芩素。黄芩及其成分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所以中医一直用黄芩治疗“热性黄疸”。9.乌头和乌头中毒有什么症状?如何救援?【问答】中毒症状有: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口腔、四肢及全身麻木、畏寒;②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搐、坐立不安、大小便失禁;(2)血压和体温下降、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中毒后可用1%-2%鞣酸洗胃,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注意保温,必要时吸氧或人工呼吸,心跳缓慢时可用阿托品,室性心律失常时可用利多卡因抢救。10.钩藤降血压的特点和机理是什么?【问答】钩藤和钩藤总生物碱对正常或高血压动物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急性降压实验表明,静脉注射钩藤碱或钩藤碱后,血压有三个阶段的变化,先降低血压,然后迅速上升,再永久下降,约3-4小时。重复给药没有表现出快速耐受性。钩藤降压作用温和持久,降压有效成分为钩藤。降低血压的机制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阻断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