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纪对外开放战略升级,全球药物3D打印进入2.0时代。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3D打印的应用在药物研发中仍然是一项非常前沿和前沿的技术。目前,世界上掌握药物3D打印技术的公司并不多,而在国内,只有南京三电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电吉)掌握了这项技术。
近日,三叠纪透露了企业的发展路径和2.0时代的开放策略:通过开放技术资源,与全球制药公司建立广泛合作,实现3D打印药物技术的商业化。
三叠纪的诞生源于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李晓玲博士教授的一个科学假设,即3D打印技术可以自由设计和灵活制造药物制剂,从而突破现有制药技术在设计空间上的局限。
在三叠创始人兼CEO程森平博士看来,目前制备技术等材料的制造仍然是工业2.0时代的产物,而3D打印技术是工业4.0时代的产物,是将电脑上的蓝图变成实物的制造方法,因此具有数字化的属性。
三叠成立于2065438+2005年7月,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医药企业”的愿景,并分三个阶段规划发展路径:
2015年至2019年,三叠纪1.0时代,以知识产权为战略发展3D打印药物平台技术。
从2020年到2025年左右,在三叠纪2.0时代,与全球制药公司建立广泛的业务合作,充分发挥新兴技术的价值。
从2026年起,三叠纪将进入3.0时代,成为全球智能制药技术的重要提供商。
程森平将三叠纪三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词概括为技术、产品和商业、全球化。目前三叠纪处于2.0时代。对于未来的发展,程森平表示,在持续技术创新的同时,三叠纪将以平台技术的力量服务于全球药企,推动制剂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
沿着3D打印的原理,热熔挤压沉积技术(MED)在三叠纪得到发展和产业化。三叠纪MED 3D打印药品生产技术改变了传统制药技术,基于工业4.0重新定义了制剂技术的底层逻辑、工艺流程和生产模式,实现了药品生产的连续化、智能化、实时化质量控制。
在技术上,三叠纪对3D打印药物设备进行了十余次迭代,同时研究了3D打印药物的释放机制,探索了产品的国际注册申报渠道和商业化路径。专利方面,三叠纪在全球拥有131专利申请,占全球3D打印药物领域的20%以上;在产能方面,三叠纪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年产5000万片的3D打印药物连续生产线。
目前,三叠纪已经实现了3D打印药物生产技术路线的药物研发,公司已经向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了三个产品的IND或Pre-IND申请。在世界上,这个数字只有四个,三叠纪已经占据了其中的三个。
其中,三叠纪的第一个产品T19于202110获得临床试验批准(IND),这也是全球第二个向美国FDA提交IND的3D打印药物产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时,该产品已于今年6月向中国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预申报。该公司的第二个产品T20在今年3月获得了FDA Pre-IND的积极响应。第三个产品T21在今年9月向FDA提交了Pre-IND会议申请。
此外,三叠研发不局限于自研产品,定位为技术平台公司,采用设备和药物双核驱动的策略,加速新兴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应用。据悉,已与三家跨国制药巨头和三家中国药企达成全球开发和商业合作。
程森平表示,三叠纪将实施开放战略,通过开放技术资源,与全球制药公司建立广泛合作,快速实现新兴技术的商业化。她说:“我们希望与跨国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药,解决新分子的药物形成问题,或者延长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我们希望与中国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全球产品,通过开发具有技术壁垒和强大专利保护的医药产品,帮助他们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