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岗位津贴是如何分级的?
G o o g l e在网上漫游时会自动将文件转换成HTML页面进行存储。
附件
学校教师职务聘任条件实施细则(试行)
为做好我校新一轮教师职务聘任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我校现状和“十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特制定本细则。
一、指导思想
明确责任,细化条件,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以学科发展为基础,以教学、科研、管理为支撑,以就业基本条件为内容,科学量化,合理配置。
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发挥优势,建立有效机制。
二、学校聘用教师的聘用条件和岗位职责
(一)教研岗位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
1.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重视教书育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组织领导能力,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承担与本学科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有关的任务,以及学校、学院、系(所)安排的其他社会工作。
①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满足表1的要求;
每年完成表3中60多名教师的工作量。
②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
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在统计源或中文核心期刊上每年发表学术论文2篇;
其中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在国外期刊发表或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1篇/年;
科研经费年平均份额不低于本学科3-8年级全体人员年平均出勤率。
2.确定岗位津贴的水平
符合基本条件,享受5级津贴;满足基本条件并完成表4中两个选项的,可享受4级津贴;满足基本条件并完成表4中3项,或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并完成表4中1项,可享受3级津贴。
(二)教师岗位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
1.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重视教书育人,师德良好,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教学业绩突出;承担与本学科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有关的任务,以及学校、学院、系(所)安排的其他社会工作。
①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满足表2中的含量要求;
每年完成表3中60多名教师的工作量。
②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来自统计源或中文核心期刊见表2。
(3)作为负责人,承担校级优质班或品牌班授课。
(4)在学校从事教师工作两年内通过课程评价合格的,学生对教师讲课效果的评价不得在最近20%以内连续两次。
2.确定岗位津贴的水平
符合基本条件,享受5级津贴;符合基本条件且承担国家教改项目专项负责人或获得国家教改项目成果奖(证书)或国家教学基地负责人或省部级优秀课程讲师并完成相应岗位职责的,可享受4级津贴;达到基本要求并获得全国名师奖或为国家精品课程授课的教师,可享受3级津贴。
(3)研究岗位的聘用条件和岗位职责
1.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重视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科研成果突出;承担与本学科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有关的任务,以及学校、学院、系(所)安排的其他社会工作。
每年承担表3中30名教师的工作量;平均每年独立指导研究生2人以上。
在统计源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身份每年发表学术论文4篇;
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1篇或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2篇/年;
个人每年的科研经费份额应该是教学科研岗位的两倍。
2.确定岗位津贴的水平
符合基本条件及表5中1项中任一项的,可享受5级津贴;符合基本条件,同时满足表5中任意两项的,可享受4级津贴;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和表5中任意三项,可享受三级津贴。
(四)教学实验岗位聘用条件和岗位职责
★教学实验室高级岗位设置
实验岗位适用于各级学校以上机构认可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从事实验工作的所有人员。
教学实验室高级岗位仅针对校级教学实验中心设置。
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以学院(系)为单位组建,统一集中管理整个学院(系)的教学实验室,实行开放式运行模式,拥有面向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30多名学生常年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可聘为高级实验室岗位,岗位津贴等级为4-6级。
除校级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外,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还可设置1实验讲师岗位,岗位津贴等级为4-5级。如果这个职位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暂时空缺。
★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主任任职条件及岗位职责
1.教学实验中心主任聘任的基本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熟悉和掌握本教学实验中心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和调整技能;
(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者副高级职称,从事实验室工作3年以上;
2.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的基本职责:
(1)根据学校的定位和教学实验中心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实验室建设计划和进度完成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任务,根据实验室评估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中心的规章制度,归档各种资料;
(2)任职期间应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实验体系、内容、方法和考核的改革),在中心至少完成1项校级以上实验教学改革或实验教学研究项目;
(3)任职期间应组织相关课程负责人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参与教学实验中心开设的不少于2/3实验课程的实验教材或讲义的编写;
(4)组织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任务,参与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制定,并协调实施。每年在教学实验中心至少完成一项取得阶段性成果并通过学校验收的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
(5)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满足实验室评估要求,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6)作为第一作者(或指导研究生)发表教学实验相关学术论文1篇(统计来源或中文核心期刊)满3年;
(7)每年指导1000人*学时以上的本科基础实验课(或600人*学时以上的专业实验课)的教学。
3.岗位津贴水平的确定:
符合基本条件的,可享受6级津贴;符合基本条件并经指导获得国家级或省级课外科技创新竞赛奖或国家级、省级一等奖的本科生,可享受5级津贴。
★教学实验中心讲授教授的聘任条件和岗位职责。
1.实验讲师岗位的基本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熟悉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能承担本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相关任务;
(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承担过两门以上实验相关课程的教学;
2.实验讲师的基本职责是:
(1)实验讲座教授主要承担实验教学和指导本科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协助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制定实验中心发展规划;
(2)负责组织安排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的工作,制定开放实验项目和学生课外科技小组活动计划,主要指导本科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每年至少完成一项指导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已被学校验收;
(3)参与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完成任期内相关课程实验教材或讲义的编写和完善;
(4)以第一作者(或指导老师)身份发表学术论文4篇/3年(统计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
(5)每年指导1000学生*学时以上的本科基础实验课程(或600学生*学时以上的专业实验课程);
(6)组织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包括实验体系、内容、方法、考核的改革),任职期间负责并完成至少1项校级以上实验教学改革或实验教学科研项目。
3.岗位津贴水平的确定:
符合基本条件,享受5级津贴;符合基本条件并经指导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外科技创新大赛奖或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的本科生,可享受4级津贴。
(五)科研实验岗位的聘用条件和岗位职责
1.实验室高级职务的基本条件
(1)熟悉本学科国内外实验技术水平,事业心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从事实验室工作5年以上;
(2)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每年在统计来源以上的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3)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1篇或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1篇;
(4)科研经费年均份额与教学科研岗位相同;
(5)平均每年独立指导研究生2名以上;
(6)近3年内,作为第一负责人开发仪器设备1套或开发仪器设备功能2项。
2.确定岗位津贴的水平
符合基本条件的,可享受6级津贴;符合基本条件,同时满足表6中任意两项的,可享受5级津贴;同时满足基本条件和表6中任意三项的,可享受4级津贴。
(六)学生工作岗位的聘用条件和岗位职责
具体内容另行规定。
表1:教学科研岗位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1.每年独立教授两门课程,其中一门必须是本科课程,一门必须是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本科生必修课程;教学效果极佳;本科实习包含在课程表中。
2.3年内研究生导师人数不少于5人,本科生导师人数不少于所在院系平均导师人数。
3.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两届内主持完成校级以上教学改革或教学研究项目1项。
4.1学期应发表至少一篇校内讲义或完成CAI课件的建设,讲义应在线,每年更新。
表2:教学岗位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关于课程学时数的论文(篇/3年)
数学与物理系216(5个班)3
外语系288(2个班)3
人文社会科学部240(7个班)4
体育部360(1班)3
1.参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1任期内至少主持1项校级以上教学改革或教学研究项目。
2.1学期应发表至少一篇校内讲义或完成CAI课件的建设,讲义应在线,每年更新。
注:信贷、砖石、机电、化工、工商、计算机的教学岗位与数理系相同。
表3:教师的工作量
1.重点课程建设负责人每年工作量为30名教师,其他参与人员可根据工作量确定教师工作量。
2.品牌班的讲师,每个课时0.5个老师的工作量。
3.示范双语课程讲师,工作量为0.4教师/课时;普通双语班的工作量是每课时0.2个老师。
4.教师申报参加考核合格课程并通过考核,每课时0.4教师的工作量(每位教师只计算一次)。
5.院(系或部)教学专家组组长,每年40名教师工作量;学院(系、部)教学专家组其他成员每年教师工作量20人。
6.作为本科生导师,每个学生每年接受5位老师的指导。
7.指导青年教师,每人每年8名教师的工作量。
8.进修(由学院(系、部)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取决于进修的时间和效果,按1年(全日制)60名教师的工作量折算。
9.给本科生讲课是按照单位15老师的工作量计算的。
10.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取决于授课的时间和效果,但不得超过45名教师的工作量。
11.刚到我校未承担教学工作的教师,第一年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熟悉教学,并通过学院(系或部)的考核,40名教师的工作量记录。
12.公开出版教材,每65438+万字,换算60个老师的工作量。
表4:教学和研究职位的研究选择
1.作为负责人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项目等1项国家一级项目;
2.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973”1预研项目;
3.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
5.获国家科技成果奖(附证书);
6.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1名;
7.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件(有证书);
8.博士学位或省部级学科带头人;
表5:研究职位的研究选择
1.作为负责人承担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项目等1项国家一级项目;
2.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973”1预研项目;
3.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5.获国家科技成果奖(附证书);
6.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前7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前1名;
7.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件(有证书);
表6:科研实验室高级岗位选择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重点项目;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
获国家科技成果奖(附证书);
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前10名、二等奖前5名、三等奖前2名;
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有证书);
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有证书);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了本实验室仪器研制和功能开发相关的1科研项目。
石油大学(北京)
20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