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头肉专利

大家好。

昨天一大早,看到网易云发文章骂:

张开你的嘴-

“国内网络音乐已经这么难了,不要把努力放在邪路上。”

直接@腾讯音乐娱乐@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几个竞争平台,前面刚起来。

真的是夏天还没到,网易直接上了一盘瓜。

就是这个小作文真的太长了!我希望我能如此顺利地写我的手稿。

这是给每个人的卷轴:

总的来说,网易云起诉腾讯音乐平台——

无版权的歌曲盗版和设计抄袭。

内容如下:

1,QQ音乐在网易云无法监控的区域盗版网易云音乐爆款歌曲;

2.QQ音乐通过“导入外部歌单”功能窃取未授权歌曲;

3.腾讯音乐批量授权歌曲,冒名歌曲,恶意拦截;

4.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抄袭了网易云音乐黑胶播放页面的设计;

5、酷狗音乐、QQ音乐抄袭“一起听”功能;

6.酷狗音乐抄袭了“云贝推歌”的功能设置和页面设计

读完之后我能看到的是-

多好的控诉啊。

开场词《寸草不生》为声音奠定了沉重而无奈的基础;

“碎片化”和“偷偷摸摸”可以看做阴险狡诈;

涉及“音乐人”、“版权”、“行业间脆弱的信任”,可见伤害之大;

把“范”“攀”“捧”“卿”区别开来,太搞笑了。

不要搞粗制滥造的产业链;

“牛皮癣”这个词已经开始听起来很烦了;

“像素级”抄袭能感觉到相似;

我们真的退不了,也真的受不了;

是你道德强化的时候了;

请做点正经事...

可以说有原因,也有情绪。

看完之后,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网易云擅长吵架!

然而,当我再次转过脸的时候,我还是看得很清楚——

无歌可撕的网易云,

对于所有歌曲都是VIP的腾讯来说,

一个输出。

只是,谁说不是呢?

腾讯一开始并没有正面回应。

腾讯音乐娱乐官截图:

QQ音乐官微评论区截图:

只看到酷狗和QQ音乐跟大家分享一首歌:

《我觉得好笑》

你觉得这是回应吗?

然而,在网友眼中:

关于腾讯-

大家真的习惯了腾讯被抄袭。

版权保护方面,被嘲讽为南山必胜客。

的确,你可能是对的。

然而,网易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不是这次,我真的不会知道——周杰伦:

说了这么多,你自己都保持不了干净,二哥关于大哥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

最后的结论是——

来自同一巢穴的豺狼

狗咬狗。

打得越凶越好。谁会员便宜我就支持谁。

网易这一波,从舆论方面并不占上风。

老朋友知道-

这不是网易云第一次在网上写作文了...

去年二月有一个大的,我想称之为-

牛年、狗年和猴年的传说

2021牛年,网易云@酷狗祝“狗年快乐”。

推荐申请酷狗“山寨办公”年终奖——

(再次感叹短文真长)

整篇文章也贯穿了“阴阳”二字。

我想到了两个标签-

“一直在为网易云音乐新功能而战的酷狗音乐“山寨办公”团队”

自成立以来,

一直是为了给网易云音乐的新功能(简称“打狗”)降温

腾讯:我真的会感谢你的!谢谢你的短名字...

“像素级”模仿也来源于这篇文章:

这也表示:

他们的这一举动普及了创新,惠及了用户,提升了自己,值得更多人知道和称赞。

我们以闲散闲散的态度帮你总结工作...

然后逐一证明被“顽强”过的内容,建议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

最后,我拿CEO的名言,提了一个价值观:

对酷狗对自己的肯定说“是”:

这听起来真的无伤大雅,极具侮辱性。

你真会笑着骂人。

给酷狗年加了一个好块——

不仅副总裁朋友圈说:谁抄袭谁,这个想法我们早就有了。

酷狗音乐还发布了一些专利证书:

没想到网易云还是不放手——

反过来,我打了个“猴年快乐”的招呼:

它也很长:

对酷狗方面的回应说——

“驴唇不对马嘴”是“把公众和媒体当猴看的闹剧”;

鉴于所显示的情况—

建议取消“偷梁换柱”、“羊头狗肉”、“肆无忌惮糊弄大众”的年终奖;

并强调“事情不能太酷。”

这次明显是把酷狗当猴耍了。

围观的人会被文案笑死。

而我捡起来,网易云和酷狗的撕逼开始于2013-

长期不和

查询酷狗暂停其他音乐的请求;

一键上线介绍酷狗和酷我玩功能,表示“迁徙自由是人类的基本权利”;

不得不说,你的演讲真的很有艺术感。

每一次新的撕裂,都会有人去考古:

2021

昨天

几乎是传统节目。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很累了?

(说实话,我写累了。)

但是请等一下。

最后提一下前两天刚写的网易和腾讯的一个游戏(《王者荣耀抄袭,网易游戏官方开团?”)对就对——

对抗帮派的游戏

(看看这种一心为别人说话的艺术。)

加入网易旗下的其他游戏:

吸引一众网友“帮忙”:

热搜上也很热闹。

终于,王者荣耀的供应商出来回应了:

事情会不了了之。

当时有品牌借势碰瓷营销的嫌疑。

这个时候,大家都忍不住跑来问:

游戏结束后,音乐被撕裂。你早就计划好了吗?

真巧。剧透:下一波在哪里?

总之,看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

如果撕也可以算是一种营销的话——

那我相信网易已经得心应手了。

而腾讯已经是妥妥的老贝斯(撕)手了。

这种营销主要是抓住大众的看戏心理,掀起舆论话题,制造流量和热度。

可能是我既然打不赢官司,就在舆论上踩你,抹黑你的名声。

连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都可以在微博里搞一场舆论战。什么不可能?

回到这件事上——

大家都知道抄袭是可恶的,腾讯被质疑抄袭的名声是公认的臭。

不过网易云这次没挑干净,就用话题框写了个小作文,在网上喊话。也有网友表示:

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正是因为这些平台纠纷,伤害了大家购买会员。

既然你愿意打,就像我写的这篇稿子,我们普通人就坐等着吃瓜吧。

ps:

阿宝,一个有趣的笑话

网友:垄断之后应该会变得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