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蔡志忠简介
10多年前,一位来自包道的漫画家和2000多年前的先贤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的知音:孔子的仁义之言,禅宗的尊者大饮之言,韩非子的法家之言,列子的逆风而行之论...一系列漫画以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新奇呈现在大家面前。于是,漫画不再是孩子们的专利,成年人开始通过这位漫画家的笔触,了解先贤们的智慧和人生哲学。在中国开创连环画的画家是蔡志忠。
出生于台湾彰化的蔡志忠自称是一个“内向的人”他说之所以选择漫画,是“就像渴了需要咖啡和茶一样,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蔡志忠在15岁时开始了他的职业漫画家生涯。现在,将近40年过去了,蔡志忠的漫画已经在38个国家出版,总印数接近4000万册。他画画很快,最高纪录是一个月画3000稿,一天45稿。蔡志忠说:“绘画对我来说更重要。”。千万不要把画画当一回事,把自己画的东西当一回事。"
蔡志忠说他是一个相当放纵的人,他不赞成“勤于艺术而缺乏乐趣”。相反,他欣赏“勤于趣味,乏于艺术”。他说:“放纵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我的原则。我想做的是阅读和创作。”
漫画不是手绘的,是动脑的。
蔡志忠喜欢收集佛像,他在台北的家似乎是一座“万佛之城”。蔡志忠说:“对于绘画来说,功夫在画外。我喜欢一切能让我思考的东西。就像漫画不是用手画而是用脑子画一样,我画老子,庄子,佛经来表达我的思想。不断吸收智慧是创作的不竭源泉。”
蔡志忠有五个爱好:画漫画、收集佛像、打桥牌、园艺和装饰。台北的房子、加拿大人的家和明天工作室都是蔡志忠亲自设计和装饰的,还带有园艺。他的房子设计理念是简约现代,家具越旧越好。蔡志忠非常喜欢日本榻榻米,无论是在客厅还是书房。他说:“这样可以节省空间,可以坐着看书和见人,人也可以当卧室。不是一举两得!”
在蔡志忠的工作室里,有一排排桥牌奖杯。他痴迷于打桥牌,每周打四次,每次三小时。自1986以来,蔡志忠在台湾省桥牌锦标赛中赢得了72个冠军杯。每次来大陆发新书,他都邀请聂卫平下棋。关于桥牌,蔡志忠的观点是:“桥牌可以锻炼人的大脑,使人思维敏捷。另外,对于画家来说,优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作状态,打桥牌可以让自己处于非常优雅的状态。因为,打桥牌不能急。你着急就慌,慌了就不思考了。而且我发现,有实力的人一定是优雅的。”虽然兴趣广泛,但蔡志忠从未影响他的职业发展。他说:“多才多艺和一无是处其实是一回事。但如果到了极端,那么所有的原理都是相通的。
爸爸没有强迫我上学,这给了我画漫画的机会。
蔡志忠出生于1948。在他出生前,他家里死了四个兄弟和两个姐妹。当蔡志忠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的父母只希望他健康地活着。至于怎么成长,适合情况,自由发展。因此,蔡志忠小时候总是独立思考和判断。一天,蔡志忠正在和他大哥的两个儿子玩耍。父亲走过来问他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我长大了要当大总统!”大哥的大儿子说。二儿子回答说:“我想当大老板,赚很多钱。”父亲的目光转向蔡志忠。“我最想画个招牌!”父亲什么也没说。小学毕业时,蔡志忠是彰化中学唯一的学生。当蔡志忠在中学有空的时候,他去了漫画店,试图写自己的剧本。他的作品被送到台北的出版社,采用率很高。蔡志忠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动画片占用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家庭作业上。1963年,15岁的蔡志忠受邀在台北一家漫画出版社画漫画。那时,为了蔡志忠,他乐于放弃学业,以画漫画为生。他很高兴,但他担心他的父亲不会同意。
一天,蔡志忠对正在看报纸的爸爸说:“爸爸,我明天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说:“你有工作吗?”“我有。”“那就去吧!”这一简短的谈话成就了蔡志忠的一生。他带着250元离开了家。20多年后,蔡志忠在一次颁奖仪式上向父亲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感谢父亲没有强迫我上学,让我继承了他对书法的爱好,让我有机会画漫画……”
蔡志忠成为父亲后,他也“没有教”他唯一的女儿。喜欢狼的蔡志忠说,“是狼给了我灵感”。他认为狼是在自然界极其恶劣的生态圈里一代一代塑造出来的。
成功顽强的竞争力是因为“无教”。他带女儿去动物园看狼,就问,你知道为什么“狼”字是“狗”加“好”而不是“坏”吗?女儿摇摇头,他解释道:“因为狼在生物圈中淘汰了无能的角色,所以狼是百兽之善。”当她的女儿还不识字时,每当她带她去餐馆时,蔡志忠都会把菜单读给小家伙听,让她选择。她周末会带女儿去郊游。蔡志忠会让女儿拿定主意:“你想去哪里?”在“不教”的过程中,女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生存能力的教育,明白了“我要什么”“我该怎么做”。绘画是她女儿自己的选择,所以蔡志忠在她的绘画桌旁边放了另一张桌子。“那就和她爸爸一起画!”女儿经常和编辑讨价还价:“为什么我爸画四幅画能赚2000元,我爸只给200元?”像蔡志忠小时候一样,她经常突发奇想:“三明治怎么不是圆的?”“为什么汉堡不尖?”
当她女儿小的时候,蔡志忠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面工作和旅行。怕她孤独,给她请了保姆,女儿拒绝了:“我不要任何人陪我!一个人在家更舒服,想干嘛就干嘛。”后来,蔡志忠一家移民到了加拿大。假期里,女儿想去旅游。蔡志忠抽不出时间。女儿说:“那我一个人去。”“那好吧。”蔡志忠于是让她12岁的女儿独自旅行。当她的女儿独自一人从加拿大飞到日本,在日本玩了一会儿又回到蔡志忠时,蔡志忠笑了。她的女儿和她的童年多么相像。如今,已成年的女儿在美国读书。平日里,父女依旧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