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一份保单在线完成理赔只需要3分钟;

智能医生比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更准、更准、更快。

一份300多页,涉及几十家公司的财务报告,短短34天就能完成...

这些都不是虚构的,而是发生在平安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的背后,是数字化给一个公司的管理和商业服务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今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年初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数字中国建设单列一章,“数字化”一词出现25次,成为高频词汇。

在中国平安,全面数字化战略与管理在数年前被视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并提出在未来10年成为全球数字化战略与发展的领导者之一。数字化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平安在不同领域的数字化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新变化。

当数字化成为国家战略,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平安尝试数字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服务?数字化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探索?或许我们可以从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近日发表的《数字化之我见》一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01

数字化使终极产品和服务成为现实。

"

数字化是21世纪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升生产力的基础工程,是跨越式提升人类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革命性进步。

——马明哲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十四五”规划对数字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并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规划》中“数字化”一词出现了25次,第五章重点阐述了数字化的发展目标: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

数字化会带来哪些变化?在金融、科技等领域,企业数字化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让极致的产品和服务成为现实。

因为数字化,我们可以看到平安寿险代理人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被称为“AI+智能体”,是因为每个智能体身边都有一个私人助理“Askbob”,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随时随地得到AI的支持。

因为数字化,我们都享受到了平安车险快速理赔服务的高效——客户只需使用平安好车主APP拍照上传受损照片,3分钟即可自行完成理赔。过去一年,平安产险家用车客户平均每天在线自助理赔近2万笔,83%的车险报案不再需要查勘员现场查勘。

因为数字化,平安的服务能力大大提升,让平安的服务触达更广——现在平安拥有2.2亿个人客户,61100万互联网用户。

比如在平安,客户可以享受“一个账户,多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用户只需要一个账号入口,就像打开任何一扇门,享受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数字化帮助平安建立了高速公路。这些道路的建设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平安推出了一户通功能,通过一个账户开通不同的业务场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成为平安综合金融服务客户最坚实的“基础设施”。

数字化带来的极致用户体验也体现在各个业务板块和服务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比如医院“智能预赔”,人还是提前得到赔偿的。再比如,平安医生的“云问诊”,为客户提供在线咨询、转诊、挂号、在线购药等服务。

数字化正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我们可以在马明哲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在他看来,数字化具有三个颠覆性的特征,即“颠覆性的计算能力、颠覆性的认知方法、颠覆性的数据基础”。他认为,数字化的颠覆不仅仅在于计算能力,更在于颠覆人类的认知,可以帮助人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让人类的认知更深入、更全面。

马明哲对数字化的理解超越了金融和经济领域。在他看来,数字化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数字化不仅可以探测客观世界和人类活动的发展规律,还可以增强认识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因此,平安的数字化实践早已走出金融行业,继续向医疗、汽车、房地产、智慧城市等领域拓展,贡献更大的社会价值。今年年初,平安提出打造“有温度的金融”,即利用数字化能力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保险箱AskBob智能医生。马明哲表示,未来将推广到偏远国家和地区,有望提高当地居民健康水平和人类平均寿命。

再比如,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率先推出24小时在线抗疫义诊,疫情高峰期累计就诊人次达11100万;平安医保科技派遣移动CT影像车赴武汉,通过远程在线阅片辅助诊断,成为新冠肺炎首批入选核酸检测定点机构之一。

这些都验证了马明哲的判断,数字化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数字化将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02

平安为什么要引领数字化?

"

未来10年,将成为全球数字化战略和发展的领导者之一。

——马明哲

在最新发表的文章中,马明哲甚至指出了全方位数字化的紧迫性——数字化时代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胜者为王。他向中国平安全体员工发出号令——全面数字化必将成为平安可持续发展的“压舱石”和“领头雁”。

事实上,在数字化的跑道上,中国平安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18,中国平安就将原Logo中的“保险、银行、投资”四个字改为“金融、科技”,由此可见all in的决心。平安的数字化实践,像一颗钉子,铆足了集团业务发展的“四梁八柱”。

一个有趣的变化是,在平安发展的前20年,马明哲一直以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机构为标杆和参照。近年来,这种参照和标杆对象已经被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公司所取代。

平安和马明哲对数字化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离不开这种一直与时俱进的创新基因。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刚刚开始在中国普及。当时,马明哲曾经给公司每个人配备了一台电脑。当时,一台电脑、一台复印机、一台传真机成为平安每个分公司开业的标配。即使在纸质保单大行其道的年代,平安的第一张保单也是由电脑签发的。

几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见证了马明哲对科技的重视:2004年,马明哲宁愿漫游也不让高管用黑莓办公;2009年参加保监会会议时,用IPAD拍照作为记录等等。

其实早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中国平安就是国内最早试水网络和电子销售平台的金融机构,如PA18、一钱包、万里通等项目。比如有一个钱包曾经有一个发红包的功能,从时间上来说可能比微信红包要早。虽然第一次测试过于超前,与当时的网速和用户习惯不符,但为平安的数字化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今,平安拥有25个R&D实验室、6个科技创新研究院和24000多名R&D人员,核心科技专利数量超过32000项。

得益于强大的科技实力,平安将人脸识别、微表情识别、声纹识别、语音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渗透到大量业务场景中,实现了多项业务的自动化和在线化,为员工提供数字化的业务辅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公布的《2021年,凯度BrandZ?在最具价值的全球品牌榜单中,中国平安再次跻身全球50强。在品牌价值的认定中,科技含量和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评判因素之一。

03

安全的数字未来

"

21世纪,数字化浪潮将进一步引发各行各业的颠覆性革命,改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马明哲

未来,数字化浪潮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怎样的想象空间?

在文章中,马明哲总结了数字化对企业的五点价值和意义。

首先是智能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行业发展规律,识别市场机遇和挑战,从而在复杂的环境中看清本质,提前做出正确决策。

二是通过数字化改善管理,简化优化流程。

三是防范风险。通过前移风险数据的分析,从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到行为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的精准监控和分析,从行为源头防范风险。

四是优化服务。金融行业不需要提供实物形式的客户服务,更适合用数字化提升服务,优化客户体验。

五是降低成本,用人工智能替代简单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降低人工成本。

在平安,我们看到平安的数字化战略和实践已经开始赋能生态,在医疗、健康等五大生态圈开花结果。

那么数字化领头羊平安未来将何去何从?

创始人罗振宇有一点,笔者是赞同的。在数字化的未来社会,人分为两类——一部分人在数字系统的指挥下忙碌着,不断产生新的数据反馈给数字系统。其他人不断构想未来,形成判断,绘制蓝图,确定边界,以驱动数字系统为人类服务。

平安和马明哲注定是“别人”。

我对新数字化的看法指出,数字化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认知革命,是人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革命。有了科技的赋能,知识可以从表层走向本质,从独立走向联系,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科学。数字化将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把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数字时代,无论你处于什么岗位,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参与其中。甚至有人说,所有的企业都会因为数字化而重新做一遍。

很明显,数字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考题。如果答案错了或者慢了,一个企业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数字化带来的变化绝不是简单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新。

目前,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领域的热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除了少数企业积极拥抱和推进之外,很多企业把数字简约作为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停留在产销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有些企业把数字化等同于把线下零件搬到线上,建立线上渠道,搞电子商务,在网上购买商品。

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战略缺乏* *知识。更多的企业只是追求管理时尚,炒数字概念,喊数字口号,而在运营层面鲜有行动和成果。

在任何事情上,理解的深度将决定我们到达哪里;理解的角度会影响我们出发的方向。这也是为什么在数字化如火如荼的时候已经扬帆起航的平安,会再一次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对数字化进行全面解读,发出新的动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