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量子点电视?

量子点电视听起来深不可测,其实是QLED电视的别称。QLED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简称,中文翻译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这是一项新技术,家电制造商希望在未来取代有机发光二极管。原理是不同直径的红绿量子点被蓝色背光照射,从而形成红绿蓝(RGB)三原色,再通过滤光膜形成成像系统。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材料,粒径在2-10 nm之间。当受到电或光的刺激时,量子点会根据量子点的直径发出不同颜色的单色光,可以发出能谱集中、颜色非常纯净的高质量单色红/绿光,因此图像更加明亮、丰富。

量子点电视是一种采用量子点技术作为背光的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与传统液晶电视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了不同的背光,带来了性能上的诸多差异。与传统LED背光的传统液晶电视相比,在画质、节能、环保方面更具优势,成为行业内液晶电视新的发展方向。

在众多种类中,哪种显示技术比较好?有机发光二极管和QLED(量子点)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为它们具有出色的颜色表现。

有机发光二极管用有机物制造二极管发射器。拥有数十项有机发光二极管专利的马丁·绍德(Martin Saud)在被问及LCD(液晶显示器)是否会被有机发光二极管取代时表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三种发光材料寿命不同是不可逾越的致命伤。量子点晶体是非有机的,因此QLED工作更稳定,寿命更长。

量子点电视使用蓝色LED作为光源,在背光和液晶面板之间放置使用量子点的光学材料,使峰值尖锐的红、绿、蓝光获得明亮的色彩,色域达到或超过有机发光二极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