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技术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
美国人引领生物技术产业多年,但现在全球新药生物技术产业中心正在其他地区迅速崛起。在英国,生物技术热近年来已经孵化了数百家新公司。今年,首批三个生物技术产品:新麻醉剂、治疗偏头痛的产品和阿尔茨海默病被批准上市。在荷兰,Qiagen正在成为世界领先的纯化遗传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制造商;瑞典的焦磷酸测序公司已经成为制造自动DNA测序系统的技术领导者;法国科学家即将揭开肥胖的基因秘密;德国科学家在心血管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印度研究人员可能很快会在糖尿病方面取得突破。据预测,下一个生物技术中心可能来自慕尼黑、里约热内卢或斯德哥尔摩。
这些成就大多来自于科学家在基因组测序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今年夏天,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序列的测序。这30亿碱基序列就像一座数据金矿,科学家们必须努力挖掘才能理解它的全部意义,这显然超出了被夸大的美国医学研究组织的独立努力。这对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来说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机会。现任德国研究协会主席的温纳克说,基因组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开始。剑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生物技术合伙人莱斯·克利福德(Les Clifford)表示,基因组研究将加速所有研究,并产生新一轮竞争。
当然,基因组学并不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唯一因素。目前很多大型药企面临着大量专利即将到期,同时产品储备又非常不足的情况,不得不从生命科学公司寻找新药。同时,新药发现技术使得寻找特殊疾病的药物靶点更加便宜、快速、准确,这意味着新药的作用更加明确,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小实验室也有能力跟进一些大药企照顾不过来的潜在市场。例如,慕尼黑的Wilex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新的方法来阻止一种导致癌细胞扩散的特殊蛋白质,尽管这种蛋白质只对30%的乳腺癌患者有效。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奥拉夫·威尔赫姆(Olaf Wilhem)表示,如果我们每年能赚到1亿至2亿美元,我们会非常高兴,一家小型制药公司已经能够在此基础上生存下来。
金融行业也在关注生物技术。过去,美国以外的金融市场很少支持创业公司。因为大型制药公司发现生物技术研究风险太大,科学家不得不依靠风险投资来支持他们的研究并将其商业化,但如果风险投资家不能在市场上出售创业公司的股份,他的投资就相当于自杀。在过去三年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国家建立了类似于纳斯达克的市场,允许小型高科技公司上市,这将使公司能够以股票期权吸引美国的研究人员。法国Genset公司总裁Andre Pernet表示,这将吸引年轻科学家在该公司创业,而不是为大型制药公司工作。
风险资本最近在欧洲大陆兴起。欧洲对生物技术的总投资为5.79亿美元,不到美国的一半,但比上一年增加了53%。今年,几家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如梅林生命科学公司,获得了数亿美元的新投资。
20世纪80年代,英国率先开放了生物技术研究,并启动了自己的生物产业。50%-70%的欧洲生物技术公司在英国,现在英国有560家生物技术公司。其中包括英国生物技术公司的鼻祖Celltech。既然公司已经有了领先的产品,CellTech今年可能会首次盈利。
在生物技术狂潮的推动下,德国政府将生物技术列为长期竞争力的重点项目。1993年,德国政府通过了一项新的法律,使生物技术产业计划合理化。向慕尼黑、科隆附近的莱茵河地区和包括海德堡在内的地区提供了5000万德国马克,帮助建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同时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6543802亿德国马克用于大学和研究所的人类基因组研究。现在,除了地区和联邦政府给予的资金,创业公司可以轻松获得其他资金的三倍。此外,法律规定,当大学或研究所的科学家决定离开并自主创业时,他们的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一时间,整个德国生物技术领域开始沸腾。去年,德国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占所有专利申请的65,438+04%,比5年前高出65,438+00%。德国涌现了400多家基于生物技术的创业公司。
同样靠近莱茵河的法国,近年来也对生物技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法国政府对生物技术的财政支持是大约十年前的10倍,达到2.6亿美元。资金支持的受益者之一是巴黎郊区的Evry Genopole研究园,法语意为基因谷。研究园区成立于1998,法国很多最有前途的生物技术公司都集中在园区内。Pierre Tambourin是一位遗传学家,也是研究园区的负责人,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让50到60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进入研究园区。法国还有大约20个其他类似的研究园区,分布在各个城市。
同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有数百家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南欧也是如此。西班牙的何塞·马里亚,私人农药公司Zeltia的前总裁,于1986成立了PharmaMar公司,研究从海洋动植物中提取可能的抗癌药物。目前,该公司拥有620项专利,最有前景的产品是ET-743,这是一种从生长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城市的一种名叫“红海鞘”的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目前已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750次临床试验,未发现恶心、脱发等典型副作用。预计该药物将于2002年在欧洲上市,可用于治疗骨癌、皮肤癌、乳腺癌、子宫癌和其他部位的癌症。
以色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在中国播下了生物技术狂热的种子。当时,以色列遗传学家专注于如何在柑橘园生产更好的品种,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大多数农民开始破产。从65438到0980,以色列生物技术产业之父哈伊姆·阿维夫试图吸引美国的风险投资。Ariv的成功进一步鼓励了其他外国投资者。于是,以色列涌现出许多小型初创企业,现在以色列有135家生物技术公司。一家在线生物技术杂志的总裁伯纳德·迪切克(Bernard Dichek)说:“质变导致量变,第一次成功将导致无数次成功。”印度在1986迈出了鼓励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在各大学设立了独立的政府部门培养生物技术人才。现在50所大学每年培养500名生物技术专家。此外,政府还在全国设立了50个生物技术中心来收集基因组数据。由于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分散的通婚部落的存在,印度有许多保存完好、易于追踪的基因家族,这对科学家研究遗传病、寻找治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宝藏。生物技术公司Biocon的负责人Kiran表示:“印度将成为生物技术行业的领导者。我们有充足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就基因组而言,印度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遗传资源。”尽管如此,印度的私营生物技术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巴西也在支持其生物技术产业。巴西从FAPESP圣保罗科学基金获得25万美元作为初始资金,启动了一个总额为2000万美元的项目,包括来自62个实验室的200名科学家。科学家已经完成了癌症基因组73000个碱基的测序。巴西科学家目前在癌症基因组测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到今年年底,他们希望完成6.5438亿+碱基的测序,到2002年底,完成一个乳腺癌基因组的全长测序。然而,巴西尚未将这一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创业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没有卷入这场生物技术的狂潮。早在1981的时候,日本政府就曾计划为Akyoshi Wada领导的一项研究建立一个全自动高速测序中心,但最终没能实现这个宏伟的计划。不同的基金无法相互合作,导致研究中心资金匮乏,科学家之间的意见分歧也阻碍了计划。日本只有几十家生物技术公司。然而,日本计划抓住后基因组时代,计划明年增加23%的生物技术研究投资。最近横滨的基因组学科学中心成立了,还是由Wada领导。它主要是通过磁振动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京都的啤酒制造商Takara Corporation启动了“龙”基因组计划,并建立了高通定量基因组分析中心,到2001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此类研究机构。
在这场追赶的竞赛中,许多国家必须克服许多旧的障碍。1996年,Gerald Soula将法国生物技术公司Flamcl在美国上市,因为当时他根本引不起法国投资者的兴趣。四年后的今年,索拉仍然不能让自己的公司在祖国上市,因为他认为法国投资者认为公司风险太大。索拉说:“在美国,人们称之为风险投资,它关注的是风险,而在法国,它被称为‘资本风险’。”成就辉煌的科学家并不总能转化为管理专家,这是生物技术产业的另一个瓶颈。作为一种补救措施,科学家们正在从大公司雇佣有技能的业务经理,其中许多人来自美国。巨大的公共股票期权是这些经理人最大的吸引力。柏林的诺克森制药公司拥有一项新技术的专利,可以精确地将药物输送到特定的蛋白质中。两个月前,它吸引了瑞士罗氏公司的雷蒙·埃凯尔担任首席执行官。埃凯尔的原话是:“我厌倦了开会。”由于资金的自由流入,整个生物技术行业陷入了昙花一现的氛围,有点类似于本世纪初美国西部淘金热中崛起的一些小城市。再过几年,很多公司会开始成长,会互相兼并,或者被制药巨头收购。未来几年将是“统一”年,许多德国公司在股票市场上获得了收购美国公司的优势。各种公司的结合,加上现有的多语言实验室和国际基金,将把整个新生物技术产业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