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图片,环境空调,配电方式
学院坐落于中国美食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漯河。学院位于漯河市大学路中段,交通便利,沙澧河环绕,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学院占地面积386,860m2,建筑面积264970438+04m 2,各类固定资产总值近4亿元。全日制学生近15000人,教职工785人。副教授以上专业教师235人,双师型教师285人。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省级名师2人,河南省教育厅14学科带头人,漯河市拔尖人才6人,科技创新带头人13人。学院拥有1综合计算机中心楼、语音楼、音乐楼、美术馆,2栋工程实训楼,8栋教学楼,16宿舍楼,2栋大型餐厅,1图书馆楼。图书馆藏书1.25万册,电子期刊5500种,电子图书71万册。一个千兆位校园网已经建立,五个数据库已经开放。学校教学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雅。
学院现有12个教学部,包括食品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工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轻工系、经贸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外语系、基础系、成人教育系,一个二级艺术学院(包括艺术设计系、音乐舞蹈系)。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冷藏与制冷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服装设计、应用化工技术、连锁管理、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装饰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学前教育等49个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五大学科。
成人教育有几十个专业(包括开放教育和电大注册视听生)。其中,本科层次包括:会计、法律、金融、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科层次包括:法学、会计电算化、小学教师教育、人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高级护理、金融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等。
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个,中央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中央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省级示范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6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165438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5个。学院还建立了国家食品生物学实训基地、河南省高职教育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加工技术中心、食品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漯河市食品研究所、漯河市塑料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实训基地和科研机构。
学院秉承“敬德、敏学、能磨、务实”的校训,坚持“创新、竞争、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服务为本、走产学研用结合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行“项目载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首批院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取得优异成绩。是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5年以来,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特色职业院校”、“河南省十大最具特色职业院校”、“全国十大知名高职院校”、“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大职业院校”。2010年,在河南省高校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中,学院再次高票通过,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先后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建设厅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100多项。
截至2012年底,全院教师主编教材32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50篇。获得地市级以上奖励400多项;省部级奖励32项,其中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政府发展研究奖2项,省科技进步成果奖5项,省职业教育成果奖7项;他申请了7项专利,获得了4项专利证书。学院先后7次被评为“省社科工作先进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原书记、中组部原部长贺国强、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宝庆先后来校视察,对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9月,我院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做法在省政府《政府工作快报》专刊上发表后,得到了时任副省长赵建才、副秘书长栾欣和漯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他们对学院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院的办学道路寄予了更高的希望。学校的成绩和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大河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学院坚持职业教育特色,不断加大实验实训场所建设,拥有一批技术先进、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目前,学院拥有185专业实验室,2栋综合实训楼,双汇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格力电器、上海大众、杉杉集团、银鸽集团、南街村集团等近百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学院还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河南省建筑行业培训机构、漯河市旅游培训中心、漯河市外语教师培训中心等。,全面实施了“双证书”教育。
学院秉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不断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校企一体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先后与双汇集团、银鸽集团、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网通公司、阿里巴巴集团、雨润集团、民源集团、蓝山咖啡、石林(漯河)冶金设备公司等120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订单培养或校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他牵头成立漯河职业教育集团,利用学院资源优势,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带动招生。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6%以上。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处于省内同类院校领先地位,连年获得“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招生计划、招生人数、招生人数始终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一直以学生为本,努力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实施教学、管理、服务、环境教育,形成“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的格局,构建“大思想政治教育大高校工作”的学生德育体系,切实打造学生工作品牌。学院建立了“奖、贷、助、补、减、免、勤、缓”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家庭学生开辟求学“绿色通道”。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高校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订单企业奖学金。
学院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办了全国统一编号的《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漯河职业学院报》,编发《漯河职业学院快讯》、《漯河职业学院学生报》等校园刊物10余种,成立学生社团30余个。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学院坚持实施开放教育,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关系,引进了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围绕建设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由规模向内涵建设转变,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将为漯河实现“一区双城一中心”战略目标、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更多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