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自达因为对技术可怕的偏执,坚持了半个世纪的“旋转引擎”?
目前无论是几万的家用车,还是几百万的超级跑车,发动机大多分为两种,要么涡轮增压,要么自然吸气。但实际上,还有一种发动机叫转子发动机。说到他,许多老司机都会想到马自达。汽车圈里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其他车企造车是为了赚钱,造更多的车,而马自达赚钱是为了研究转子发动机。一般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发动机都是往复式的,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
与转子发动机不同,它是利用油气混合气产生的膨胀力驱动三角转子旋转,然后转化为驱动扭矩。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它不需要做往复直线运动,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动力损失和动力传递输出的路径。转子发动机的转子每转可以做功三次,而一般的四冲程发动机每转两圈可以做功一次。
因此,转子发动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具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重心更低、运行更快更平稳等优点。虽然提到转子发动机时,我会想到马自达,但它实际上是德国人发明的。后来,一直对黑科技情有独钟的马自达在这项技术上投入巨资,开始研究和改进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最辉煌的时刻是1991年勒芒24小时。一辆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787B赛车以领先两圈的成绩获得冠军,这也是日本赛车迄今为止在该赛事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于是,第二年,国际汽联出台规定,将比赛分成两组。一组不限发动机类型,最大油耗降低。另一组不限油耗,只能用活塞式发动机。这一规定相当于竞争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这里转子发动机的缺点是油耗高,寿命短。
与一般的四冲程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没有很高的压缩比,使得燃烧不充分,所以会导致非常高的油耗。而且转子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油封材料的磨损,容易漏气,导致其使用寿命较长。
然而,马自达对转子发动机的坚持不仅是因为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也反映了马自达在技术突破方面的偏执。这种偏执的性格也体现在它对自然渴望的坚持和对小排量涡轮的厌恶上。当所有车企都在考虑换一个漂亮的车壳来讨好年轻消费者的时候,只有马自达沉浸在黑科技的角落里,这可能是他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