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七国的首都在哪里?

1,齐国都城在临淄(今淄博)。

齐(前11世纪-前221年)

本姓蒋,陆。田代齐后,史称“田齐”,姓田。是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列为诸侯,代之以田,正式称田和为侯。他仍然使用齐国的名称,被世人称为“田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在战国中后期称王(曾称东皇)。221年前,齐国王剑向秦王嬴政投降,秦统一六国,齐国灭亡。

2.楚国有很多国家,分别是丹阳、雍、雍、燕、陈、和寿春。

楚国(1115-223)是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是糜、熊。在周成王时期,楚人的首领熊逸被封为子爵,建立了楚国。

楚国在周闻、武陟开始崛起,江汉当选,史称“大开明、大男子主义”。前704年,熊通篡夺了楚武王的王位。当楚国成为国王,在凌文子的统治下,楚国变得更加强大。在,于、孙帅等贤人受命问鼎中原,邰之战打败晋国称霸,从而创造了春秋时期楚国最繁荣的时代。

战国时楚王哀任命吴起变法,当时兵强马壮,可见其统治力。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至南岭,北至豫中、皖北、江苏、陕东南、鲁西南,疆域辽阔。楚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盛时期。

在楚怀王统治时期,越国被灭,但由于王怀用人不当,加上秦代张仪的欺诈,越国逐渐衰落。前223年,秦军攻打楚国都城寿春,楚国灭亡。前209年,楚汉大将项梁在薛城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新“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后来,项羽确立了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派人刺杀了楚怀王熊心。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自杀,刘邦建立汉朝。

3.燕的都城是姬(今北京房山)。

燕国(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44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1044年,灭商后,立其弟为太尉。

7世纪前,燕国扩张至河北北部和辽西,吞并蓟州后,建都蓟州(今北京)。燕国历时822年,在诸侯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

前228年,秦灭赵、、萧水,燕太子丹暗中派荆轲刺死秦。最后荆轲被杀,秦王嬴政大怒,命令王建出兵攻燕。前226年,燕率领禁卫军逃离辽东。

前222年,秦王派王贲率军攻打辽东,攻下燕王,燕国灭亡。秦在设渔阳郡、幽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

4.高丽的都城最初在杨寨(今河南蔚县)。公元前375年,灭郑,建都新郑。

韩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周朝诸侯国之一,战国七雄之一。与魏、赵并称为三晋。国君是姬姓韩,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汉、赵、魏三国大夫,为晋阳之战,灭了智伯荀药,瓜分了晋地。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位博士得到周威烈王的认可,正式跻身诸侯之列。高丽建都于杨寨(今河南蔚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建都新郑(今河南郑州)。325年前,魏惠王和韩玄晖(韩)在乌沙相遇,并被尊为国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灭,颍川郡所在地。

韩国以其著名的武器——弩而令各国畏惧。俗话说“天下强弓强弩皆出自韩国”,韩国的弩能射800米远。“远者捂胸,近者悲。”此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都是“陆路剪牛马,水路剪鹅”,“敌强我弱剪铁幕”。

韩昭侯执政时,南韩的国力最强。他以法国学者申不害为宰相,内政开明,韩国成为小康社会。韩国地处中原,被魏、齐、楚、秦包围,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领土也是七国中最小的,使得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灭的诸侯国,前230年就沦陷了。

5.赵国的都城在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附近)。

赵(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

国君嬴姓赵,是商朝名臣费廉的次子,原为赵侯。至赵福六世选其父,生其叔,至赵夙,赵夙之孙,之子。赵帅跟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回到晋文公,赵帅被任命为国民政府。

赵死后,其子为继承人;赵盾死了,他的儿子朔斯。朔子之子,晋国(公元前546年)大清,赵武川,赵,赵,赵阳,即(公元前565438年+公元前08年-公元前458年)和(公元前457年-公元前425年)的人。

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分晋,周威烈王开始封赵烈侯赵为侯。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称王,迁王,公元前222年死于秦。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湖、燕接壤,东与中山国、齐国接壤,南与魏国、魏国、汉国接壤,北与娄烦、胡林接壤,西与朝鲜、魏国接壤。

都城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至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把迁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赵城兴为辛(今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都城,辛为赵国都城,赵国在邯郸、邢台建都一个半世纪。

6.魏的都城原在安邑,后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61年)是西周初年被分封的一个诸侯国,第一个君主已经失传。国号在山西芮城县北部,国君是维基。公元前661年(十六年),魏国被征服,封给了毕国后裔毕万(战国魏国始祖,毕始祖为第十五子毕)。

魏原来的疆域,就是现在的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伏骞:“魏,高。”)我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发生过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合并战争。周惠王十七年(前661),魏国为晋国所灭。

在灭魏后,魏国土地给了毕万作为封地,于是毕万改姓为魏(这有点像商鞅以封地为氏)——这就是晋国魏国的由来。毕的孙子因与之子一起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和魏武子。前445年三族分晋,魏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7.秦的都城在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西)。

秦国(公元前770-207年)是周朝时期华夏民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费廉的儿子阿来的后代。秦人始祖名为嬴的部落,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干将,受到商朝的高度重视,成为贵族和诸侯。

周王晓时,秦始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公元前821年,秦庄公打败西戎,被封为西蜀大夫,又被赐秦(天水),即家居住的狗山(天水)。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攻杀,秦襄公因领兵救周有功,受到周平王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东移,被许为诸侯,并被赐祁山以西的土地。从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消灭了西方军事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了1000多里的疆域,稳定了大后方,奠定了它在春秋时期的大国地位。战国初,魏连年攻秦,夺取河西之地,秦被迫退守洛水以西。在,商鞅被任命进行政治改革,因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并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称王。公元前316年,秦合并巴蜀。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登基,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