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要求是什么?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评价指标(暂定)一级指标二号指标三号指标最高分内容及描述分值备注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及水平190(最高分)110(基本分)组织领导601领导意识20市政府是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市政府(政府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目标。(10)是满分;不,零。政府定期研究和部署知识产权工作。包括召开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的次数,听取知识产权工作汇报的次数,知识产权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产生了显著成效。(5)定期督促、检查和落实知识产权工作。(包括工作部署的执行情况和成效等。)(5) 2工作投入20市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手段、环境、设备、经费的支持,特别是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论证期间经费的增加。3决策支持20政府是否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审查机制;(10)政府是否在项目立项前利用该机制对重大投资项目的知识产权进行审查和论证?(10)是满分;不是,是零点工作体系的构建,是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的构建,是政府知识产权协调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包括机制建设和职能履行等。)(5)成立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包括机制建设和职能履行等。(五)完善市知识产权局的体制结构。市级知识产权局机构建设:指市级知识产权局的机构性质、级别、编制和工作条件。有独立的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40名);联合办公(15);有专职人员,没有办公室。(5)6个县(市)区知识产权局制度建设。10所辖县(市)、区知识产权局机构建设:指在本市所属的市区、开发区、县(市)设立知识产权局。全部成立(10);50%以上(5分以上);50%以下(5分以下)7城市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10本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信息,包括专利代理人数量、专利信息服务和无形资产评估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工作状况,并提供相关数据。8成立行业保护协会10建立本地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评估是否建立,建立的数量和工作的开展情况。9建设企业知识产权机构1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比例。政策法规体系4010政策法规体系建设20人大颁布的法规、政府颁布的规章和政府政策性文件(五)分四级发布(20分),每级5分。无相应权限的城市非考核部门联合发文(指知识产权局与其他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联合制定的与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文件)(5)部门文件(指知识产权局制定的与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的文件)(5)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5)政策法规的完善(11) 20上述促进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法规是否涉及创造和管理?知识产权创造的能力和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促进知识产权创造的措施和效果12职务发明奖励制度的实施15职务专利的单位对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是否高于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标准。13引导专利输出的措施及其实施15采取多种方式引导知识产权输出。(包括:支持专利申请、奖励专利产出、奖励驰名商标产出等。)知识产权产出14,国内专利申请增长率10。在示范期间,国内申请的年增长率高于上一年。15申请国外专利增长率为10。16年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增长率为10,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增长率。17年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所有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增长率为10。18年专利申请中主导产业比例为10,每年主导产业占本市所有专利申请的比例。19本市每10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0,等于或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果低于平均分,得零分。近20年注册商标数量增长率为10,每年本市注册商标数量增长率均高于上年。21驰名商标拥有量10本市驰名商标数量及数量在示范期内有所增长。22 .职务发明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增长率为10,全市职务发明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比例年增长率。23著名商标数量增加10本市著名商标数量增加。地理标志注册数量10本市地理标志注册数量。25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为10。每年在本市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数量。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150(最高分)90(基本分)26年行政执法受理和立案的专利纠纷数量10本市每年受理和立案的专利纠纷数量。27年专利纠纷结案率,每件案件平均结案期10,每年本市三类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结案期。28年假冒专利案件数量为10。这个城市每年查处假冒专利的案件数量。29年查处的假冒专利案件数量为10。本市每年查处的假冒专利案件数量。加强行政执法的措施和手段30起假冒他人专利大案及时移交公安部门10构成犯罪的假冒他人专利案件移交公安部门。31专项执法行动和执法检查活动次数10示范期间专项执法行动和执法检查活动次数及规模。32执法队伍建设10本市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知识产权人员情况。包括:人员数量、培训次数、素质结构等。33跨部门执法合作10与工商、版权、公安、药监、质监等部门的执法合作,包括合作执法人数、出动人数、时间等数据。34跨区域执法合作10其他地区本地执法或协助其他地区。行政执法与司法途径的协调35行政执法案件与司法案件的比例10本市行政执法案件与司法案件的比例以及行政途径与司法途径解决案件的比例、行政机关胜诉案件的比例。是否及时有效制止大规模群体侵权20此类案件是否发生,发生后是否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具体情况如何。指导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措施和效果37例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提出权利主张和积极应诉20例本市有关单位或个人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提出权利主张和积极应诉并取得有利结果(特别是涉外纠纷),重点介绍本市知识产权局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司法保护38司法案件结案率,平均每案结案周期10,本市知识产权诉讼年度结案率,三类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结案周期。专利实施能力和水平及知识产权制度规则运用150(最高分)90(基本分)规则运用39城市、行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实施30包括:城市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规划(可以是城市知识产权发展纲要或发展规划);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重点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分析报告;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分析。要求提供原战略研究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40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15建立R&D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和本市重点行业或重点产品出口预警机制。促进专利实施的措施41建立专利技术实施风险投资机制15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实施他人专利的政策和企业奖励政策。42专利交易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15包括知识产权交易和风险投资中知识产权归属规则的建立和实施。43财政投入促进专利实施15同级或下级政府设立专利实施产业化专项资金的情况。包括金额、目的、效果。知识产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4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数量增加20本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数量增加。45知识产权贸易交易金额10当前技术交易金额数据。46拥有驰名商标的品牌销售额15拥有本市驰名商标的品牌销售额。47主导产业专利实施率增长率15本市主导产业专利实施率增长率。促进专利信息传播和利用的措施及效果90(最高分)50(基本分)信息平台建设48已建立的专利信息平台数量、类型、运行方式及名称40本市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各类平台(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建立的各类专利信息平台和知识产权(专利)信息阅览室)的建设、运行及政府投入。信息服务的内容49专业的、深层次的专利信息处理服务的案例20可以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专利信息的成果50在战略制定、重大项目、技术确立和技术引进过程中有效利用专利信息30在战略研究制定、重大项目、经济项目、技术确立或技术引进过程中有效利用失效专利信息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包括有效规避专利风险,节约研发资金,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介绍了本市知识产权局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加强宣传、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措施和效果90(最高分)50(基本分)宣传活动的措施和效果51宣传活动40新闻媒体专题:指利用新闻媒体开设专题栏目宣传知识产权工作。要求相关证明材料。(10)大型宣传活动:指开展宣传面广、参与人数多、影响大、效果明显的宣传活动。(20)知识产权论坛:指举办省级以上知识产权论坛,包括数量、规模、范围、参与人员等。(副省级以下城市不考核)。(10)培训活动措施及成效52知识产权教育培训30国家干部、科技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知识产权培训。评价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培训是否纳入公务员、干部培训课程和考核,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的次数和培训人数。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的开展和成效53知识产权国际交流20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的数量、名称、内容、规模和影响。加强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效果90(最高分)50(基本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54建立实训基地30本市知识产权实训基地(含高校)数量、名称、运行方式及相关工作55培养规划和计划30本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56人才库建设30现有知识产权人才结构、知识产权人才引进措施及现状。创新举措和突出成绩90工作特点57理念、制度(机制)、手段等方面的创新。50工作效力58效力与肯定40使用说明:1。上述所有指标均在示范期间进行评估。2.对于上述指标,应提供相应的正式文件、会议纪要、工作总结等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