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特许代理商
一位投资人想开一家五金店,于是在网上搜索相关硬件信息,很快被一家硬件公司的广告吸引。
五金公司自称是一家专注于五金电器行业新产品研发、产业升级转型、整合营销的高新技术企业。“XXX五金”品牌以“精选百种世界知名品牌产品”、“一站式服务体系、低成本高利润”、“百种品牌、千种产品”、“工厂价直供、无中间环节、品质保证”和“国际前沿理念”为理念,成为中国五金卖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智能加盟连锁体系、ISO质量体系认证+欧盟环保认证、多项实用新型专利、自主生产尖端品质和国际标准生产流水线等诸多产品优势,可为加盟商提供保姆般的全程支持、密集的广告推广、全天候的售后服务等合作优势。
更重要的是,该五金公司还向投资者承诺,“进价为市场价的40%”,“预付数万元即可获得价值10万元以上的商品”,“根据预付款金额,总部给予相当于预付款金额20%-30%的商品”,“总部赠送货架和收银机”,“享受总部的租金和装修补贴”,“门店免费全职支持”。
在硬件公司的邀请下,后投资者参观了他们在广州白云区营业场所的展厅。
由于五金公司承诺的供货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后期拿货还有10%的返利,五金公司承诺赠送货架和收银系统、租金和装修补贴,提供选址、装修设计、促销策划等免费服务,支持加盟商一直开店。合作条件很优厚。考察当天,投资方与五金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并向五金公司支付预付款X万元。
考察结束后,投资人迅速租下门面,装修打理店铺,打算大干一场。
此时,一瓢又一瓢冷水迎面而来。
首先是运费和商品赠送。
签约前公司承诺有运费补贴,第一批货免运费。当投资者收到公司赠送的商品时,他们发现
捐赠的物品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标价高达1.5万,实际价值可能只有2000多),运费另收(价值2000多的东西运费高达1.000)。投资人找公司理论,公司说运费需要投资人先出,然后公司凭单据报销,流程审批通过(这又是一个套路,投资人还没收到报销的运费)。
其次是货款变投资预付款。
签合同前公司说预付款是货款,以后可以直接扣货。当投资者从公司提供的网上商城平台订购商品,要求公司发货时,公司表示,要购买商品,必须先付款。之前交的是投资预付款(获得品牌产品销售资格的钱,类似加盟费),不是货款。当投资人兴奋地拿出合同,打算和公司好好理论一番的时候,傻眼了。合同上确实写着“投资预付款”的字样。
第三,是购买折扣和价格的问题。
签订合同前,公司明确表示,购买价格是公司定价的6折。投资人要购买商品,不仅预付货款不能抵扣,还要按照公司定价支付货款,甚至高于淘宝的零售价。等待
当投资人打算拿出合同和公司好好理论的时候,却在合同中找不到任何关于购买折扣的约定。
最后是合同解除和违约责任的问题。
经过以上套路攻击,投资人终于醒悟,发现自己被骗了,于是联系公司,要求解约退钱。这个时候公司连最后一块遮羞布都不要了,直接说:合同不是特许经营合同,是经销合同;合同没有规定货物的40%折扣;合同中没有规定的预付款可以直接支付,但是明确规定预付款是投资预付款,是销售品牌产品的对价,后期会根据投资人的购买金额分批返还。投资人现在解约是违约,需要支付50%的违约金。
综上所述,整个骗局实施后,投资者血本无归。如果真的按照合同约定,投资人必须以高于零售价的价格从公司拿货,拿到的货量是投资预付款的10倍,那么就有可能分批拿回预先支付的投资预付款。他们拿的货越多,亏的越多,陷的越深。
投资人在与公司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找到了顾冬玲的律师团队。顾东玲律师团队接受投资人委托后,收集了公司和品牌的大量违法行为和涉嫌合同诈骗的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向法院申请将案件移送公安侦查。目前,案件仍在办理中。
如果你也遭遇了类似的加盟骗局或套路,一定要注意保留好所有的证据材料(包括合同、收据、付款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品牌手册、电话录音等。)并尽快联系专业人士索赔维权。
这个案子和顾东凌律师团队处理的另一个定制家居加盟案很像。前期以低价、低折扣、高返利、赠品多等噱头吸引投资者。投资人签了合同付款,想拿货的时候才发现被骗了。定制入户加盟案件已成功向法院申请移送公安机关。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等人员因涉嫌合同诈骗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检察机关也已同意逮捕。目前,该刑事案件仍在一审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