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未来规划
2006年5月,年最大输油量3000万吨的宜昌原油管道贯通,通往武汉石化的支线年最大输油量654.38+00万吨。此后,滚动原油通过这条地下“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江沿岸的炼油企业,为武汉石化形成8-10万吨的大型炼油能力和80万吨乙烯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2008年,四套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包括500万吨/年常压装置、654.38+20万吨/年焦化装置、654.38+90万吨/年煤柴油加氢装置和6万吨/年硫磺装置,使武汉石化公司整体加工能力由500万吨/年大幅提升至850万吨/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现代化进程来看,引进消化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武汉石化率先引进美国硫铁矿技术进行重油催化裂化改造,还在国内首创了催化干气制氢技术。首台燃石油焦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使用,车用汽油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实现无铅。武汉石化公司开发成功的润滑油基础油脱氮成套技术给石化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武汉石化在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炼油改造一期工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了我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5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首次采用了国产真空深拔技术。一年多的运行表明,渣油产率可降低3 ~ 5个百分点。最终换热温度在310℃以上,装置能耗处于先进水平。6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采用燃烧器烧氨技术,与常压污水汽提装置配套,污水汽提能耗降低60%。1.9万吨/年煤柴油加氢装置采用国内先进的超深度脱硫加氢催化剂,不仅能满足目前生产欧ⅲ标准清洁柴油的要求,也为未来生产50ppm以下超低硫柴油提供了技术储备,大型国产化DCS系统首次通过总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石化已拥有12项技术发明专利和2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技术创新使企业的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了翅膀。
武汉石化在原有90#汽油、0#柴油、聚丙烯粉料、液化气等产品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93#、95#、97#高级汽油、喷气燃料油、聚丙烯专用料等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在产品产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007年8月,武汉石化公司基本完成了系统改造。武汉石油化工厂,一个用了30年,凝聚了几代武石化人的激情、汗水、青春和梦想的名字,终于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组成的新武汉石化公司,高瞻远瞩,大有可为。
2007年底,武汉石化公司建设的80万吨乙烯项目奠基。总投资6543.8+04.7亿元,预计2065年投产80万吨乙烯438+02将成为华中地区第一个大型乙烯项目,中国石化公司“十一五”重点项目,湖北省一号工程。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位于阳逻大桥南岸,距离武汉石化老厂区9公里,是未来武汉化工新城的核心企业。它的建设将填补华中地区没有大规模乙烯的空白,完善中国乙烯产业布局,增强中国石化产业的安全性,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经济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作用,促进华中地区化工、轻工、纺织等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加快华中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8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和80万吨乙烯项目的逐步实现,一个集炼化为一体的超大型企业即将在新老石化工作者手中成为现实。岁月如歌,但武汉石化永远年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武汉石化将在科学发展、和谐创新的春风中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