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格拉夫起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它有什么应用?

范德格拉夫起动器是美国科学家范德格拉夫(1901- 1967)在1931年发明的。基于摩擦电原理,起动机不断产生大量电荷。学校常用的一种型号,里面有橡胶带,由橡胶辊带动。当点电极因摩擦或高压产生静电时,运转的橡胶带会不断将电荷转移到球形金属罩的内表面。由于电荷相互排斥,电荷向球盖外表面移动,形成大量电荷积聚在球盖上。启动器的应用是什么?范德格拉夫起动机球形盖上的电荷可以产生超过1000万伏的电压。在核物理实验中,这样高的电压可以用来加速各种带电粒子,比如质子和电子。此外,这个启动器还可以用来演示很多有趣的静电现象,比如让头发直立、吸引聚苯乙烯泡沫球、产生电火花、利用电风让风车旋转等。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静电的特性。我们可以站在绝缘椅子上,用手按压电机的球形金属盖。因为人体也可以导电,当电机启动时,电荷就会转移到我们的身体上。而且因为头发上的电荷互相排斥,头发就竖起来了。吸引发泡胶球当发泡胶球靠近启动器的球盖时,发泡胶球内的分子内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在分子内部,正负两极的电荷略有分离,产生所谓的极化现象。此时,球盖上的电荷与分子中的相反电荷产生微小引力,从而吸引整个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球。当产生电火花使接地的金属球靠近启动器的球形罩时,强大的电场使电荷从球形罩跳到金属球上,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离子和电子。因为离子的能态高于不带电的空气分子,所以会自发释放能量,产生火花。这是空气中的放电现象。例如,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电荷从一朵云跳到另一朵云或地面。产生电风的带电导体的尖端区域具有高表面电荷密度,并且电荷密度越高,产生的电场越强。强电场使尖端周围的空气分子电离,空气中与导体电荷相反的离子或电子被尖端吸引,而导体电荷相同的被尖端排斥到远处。这种现象被称为小费效应。当离子移动时,它们拖动空气分子产生电风,电风可以使风扇叶片旋转。日常生活中的静电静电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复印机、静电除尘器、静电喷漆等。另外,了解静电使我们能够避免它所能带来的危险,比如在运载易燃物品的车辆尾部绑上接地链,将电荷转移到地面,从而避免电火花引发火灾。同理,在医院的手术室里,因为经常使用氧气和易燃物质,所以地板通常是防静电的,所有机器都需要接地,避免火花引起爆炸。原网站-phy/IQ/van _ de _ graaff/van _ de _ gra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