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统一的学术成就

张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力学性质、微观力学/纳米力学、微结构与材料性质的关系、铁电和压电材料、薄膜、纳米线和纳米管、微桥/纳米桥实验、扩散和相变。从事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预测并证实了钢在扭转和剪切载荷下的氢脆。阐明了电绝缘裂纹表面的电边界条件,发展了压电线性和非线性断裂力学。实验表明导电裂纹的电断裂韧性是一个材料常数,构建了电断裂的理论框架。发展了微纳力学:建立了微纳电桥测试理论和方法以及薄膜/基体体系中位错、微纳孪晶和裂纹的临界厚度理论;给出了应力腐蚀中裂纹、腐蚀膜和位错相互作用的理论解。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香港秋茶高级研究学者奖、美国ASM国际院士奖、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

张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合著者发表SCI学术论文140多篇。在材料的断裂力学、微观力学、纳米力学、氢致开裂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包括两项美国专利和一项国家专利,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和2007),2001年美国ASM国际院士,2003年香港秋茶高级研究学者奖。我已经收到了5张SCI卡和1张Elsevier卡,祝贺她在citation times名列该领域前1%。组织并主持了三次国际学术会议,其中包括首次在中国召开的第八届断裂基础国际会议。《材料力学》、《国际断裂杂志》、《工程断裂力学》、《复合材料科学》特邀嘉宾;技术和其他期刊编辑了八期特刊。

其中,在香港科技大学完成的4篇代表性学术论文,截至2008年2月30日,分别被SCI引用245次、180次、147次和134次。参与撰写了三本书。获得2项美国专利。他还应邀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作了32次专题报告。2002年受聘于中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和“聘请世界著名学者项目”。2001获美国ASM国际院士奖,1988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1987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十位获奖者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