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

电机电器专业

这个硕士点有教授3人,副教授11人。2008年,电机与电器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现有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电器、智能检测与状态维修、脉冲电源与新型电工技术、电力电子器件与现代电机控制、新型电机设计等。

我校电机电器专业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各专业方向都有相当优越的发展条件。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在科研方面,该学科在多个专业方向取得丰硕成果,连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资助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与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结合,获得多项技术推广成果和专利,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本学科的特色是结合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实验手段和硬件为基础,形成了智能电器、智能检测、新电气技术等新的学科增长点。专业方向不同于传统方向,处于国内外学科前沿。

该学科培养的研究生知识扎实,学科方向有应用背景和经费保障,在社会上广受欢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学科。

本学科优秀硕士生可以选择不考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本硕博连读导师:邹计燕*、谷宏*、廖傅敏*、张莉*、孙建中、段、杨振强、丛继元、

董恩源,盛宪军,王宁,庄海,刘,。

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和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主题编号)

储备票据

080801▲▲▲电机和电器

01智能电器

智能检测和状态维护

脉冲电源与电工新技术

电力电子器件与现代电机控制

05新电机设计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和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53电路理论

⑤ 854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④ ⑤选一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工程专业。

本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其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现有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电网运行控制与性能评估、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显示、智能电网与电力系统和新能源控制技术。各专业在我校都有很好的发展条件。多年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积累了研究生培养经验。在科研方面,本学科在各个研究方向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基金和企业的高技术项目,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并与电力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获得了多项技术推广成果和专利。该学科的特点是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基于软硬件开发的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增长点。

该学科培养的研究生知识扎实,学科方向有应用背景和经费保障,在社会上广受欢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学科。本学科优秀硕士生可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该硕士点导师:李维东*、孙辉*、刘饶、陆权、王海霞。

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和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科目编号)

储备票据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1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及性能评估

02电能质量监测和控制

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

04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显示

电力系统与新能源控制技术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和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53电路理论

⑤ 854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④ ⑤选一个。

电气工程理论与新技术专业

硕士生导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5人。

这门学科是以电学理论为基础的。它属于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应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智能检测、环境工程等学科紧密交叉,以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的新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开设的课程反映了当前电气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发展水平。研究课题既反映了网络理论、信息处理和应用电子技术研究的学术前沿,又大多结合了国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视野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以及开展学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的技能,使学生在新兴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电工理论与应用,(2)电工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3)特种电源技术,(4)脉冲电源技术,(5)环境电工技术,(6)静电理论与应用技术,(7)绿色电能转换技术,(8)现代电驱动技术,(9)图像。(10)平板显示技术,(11)电磁兼容技术,(12)风电能量转换与控制,(13)特种电线电缆,(14)电磁辐射屏蔽材料等。

近五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863计划前沿探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高层次基金项目3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与省内多所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学科优秀硕士生可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本次硕士学位项目指导教师:颜屋*、王宁慧*、李洁*、陈希友*、董祺、*、李端、高(女)、

刘凤春(女)、孙长海、刘中阳、牟先民、李冠霖(女)、路娜(女)

注:标*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和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主题编号)

储备票据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1电气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02特种动力技术

03环境电工技术

静电理论与应用技术

绿色电能转换技术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和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 301数学一

④ 853电路理论

⑤ 854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④ ⑤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