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学院有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和会计电算化两个专业。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成立于2003年,在校生1072,毕业生1112。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工作或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机构、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从事社会审计和会计咨询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基本技能、经济法(笔记会)、税法(笔记会)、会计学(笔记会)、审计学(笔记会)、财务成本管理(笔记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笔记会)等课程。在校期间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初(中)级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各科资格证书。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内外资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工作,在银行、证券公司、工商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稽核助理,税务师事务所税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资产评估助理等。订单式培训企业:上海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山东卢鑫税务师事务所,负责订单式培训和实习就业的安置。

学校成立于2001年,在校生1011人,毕业生1535人。培养目标:为中小企业或机构培养从事记账、纳税申报的高级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核心能力课程包括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本技能、会计及报表编制、企业纳税实务、会计信息化,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包括银行柜员实务、保险实务、证券期货实务。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出纳、纳税、财务分析等岗位,金融机构银行柜员,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证券期货单位证券分析岗位。

会计学院是滨州职业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25人。博士1,硕士24。学院设有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两个专业,学生规模1890。2009年,会计电算化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同年,审计培训班教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我院建设了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3门院级精品课程。我院教师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和著作20余部,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设立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得教改科研成果奖20余项。

会计学院设有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学两个专业教研室。专业教师中,注册会计师3人,注册资产评估师2人,律师2人,高级会计师3人,会计师、经济师1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92.3%。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有4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2个ERP电子实训室,1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1 ERP沙盘模拟实训室,15多媒体教室。拥有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平安保险公司、滨州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等30多个扎实的校外培训基地。其中,浦发银行、上海交通银行、山东和美集团、东营信用大厦贸易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连续三年从业人员超过260人。

会计学院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认可。近五年来,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志愿填报人数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一直位居前五;毕业生社会需求旺盛,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办学成绩突出,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为学院赢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得“先进党总支”、“五四红旗团总支”、“教学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学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机械工程学院是主要教学单位之一。现开设冶金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五个专业。

现有员工48人,学生2300余人。在“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学院评为“三教工作先进部门”、“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先进单位”、“就业先进单位”、“工会工作先进单位”,高考升学率年均33.5%。系有专任教师32人,教授1人。15副教授;有19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双师型”教师24人;技能考官8名;老中青比例为1:5:2;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有21名教师参与了相关专业教材的编审或编辑工作;5本教材为院级自制教材;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5人获市级以上表彰。形成了以省属高职院校特色教学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导的专业群。12实验室相继建成,包括电工与电子、电气传动、金属材料、家用电器与维修、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电气智能平台等。3个模拟实训机房;1数控加工实训车间;普通机械加工车间1;钳工、电气、焊工实训车间1,实训基地配备1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机床22台;41普通机床;交流、DC、氩弧焊机50台,气焊设备20套;钳工培训控制台100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工作稳定、收入高的工作,他们与山东华斌集团、渤海活塞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福海集团、日照钢铁集团、威海华东数控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青岛海信集团、首钢集团、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现已形成“订单培养”、产学研合作、多证培养。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学院有轮机工程技术和航海技术两个专业。

海洋工程技术

学校成立于2009年,现有学生184人。培养目标:面向国内外航运企业、港务局、航道局、救助局、救捞局、海洋局、船厂等企事业单位和执法单位,培养掌握现代船舶机电设备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船舶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计算机语言与编程、电工与电子技术、船用柴油机、船用辅机、船舶自动化、船用电气设备、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船舶管理、船舶维修技术、轮机专业英语等。就业方向:主要在航运企业从事轮机管理,也从事船舶修理、船舶检验、维修管理等工作。订单式培训企业:天津泰通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负责订单式培训和实习就业的安置。

航海技术

成立于2008年,在校生320人,毕业生81人。培养目标:面向国内外航运企业、港务局、航道局、救捞局、救助局等企事业单位和执法单位,培养能够掌握现代船舶驾驶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航运业需要,符合STCW78/95公约和中国海员适任标准要求,从事船舶驾驶和港口引航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主要课程:航海、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操纵、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货运、航海气象与海洋学、船舶管理、航海仪器、航海雷达与ARPA、GMDSS通信设备与业务、远洋运输业务与海事业务、航海听力与会话、航海评估、航海专业英语等。就业方向:在航运企业主要从事海船驾驶和操作的管理,同时从事引航、港航监督、船检、航运管理等工作。

滨州职业学院航海学院是按照国家海事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航海教育培训的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以来,严格按照海事、教育等主管部门的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质量管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有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270人。经国家海事局批准,学院可开展11的A类三副和A类三艇培训项目,包括基本安全培训、高级消防培训、急救培训、雷达观察与标绘及雷达模拟器培训、自动雷达标绘仪培训、GMDSS一般操作员、值班水手和值班机械师。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建设。按照“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强效益”的思路,根据航运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多证并举、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特色,有效促进了现有专业基础的不断强化、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证书通过率的不断提高。

学院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航海训练基地、航海仪器实训室、15实训室三个实训基地,建设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远程考场,配备了金工设施、电工技术、电气试验设备等设施设备,满足了海员培训的需要。纺织化工学院是滨州职业学院的二级院系之一,设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学技术、现代纺织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服装设计五个专业。纺织化工学院是我院的“三教九流”、“学生管理”、“教学管理”。

“先进单位。其中,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全省高校重点示范专业。家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高、质量好,为滨州及周边地区企业培养了大批生产技术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魏桥创业集团总经理张红霞、滨州亚光集团总经理王红星、淄博蓝燕集团总经理江明等。是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家纺学院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服务学生、社会、地方经济发展和学院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纺织化工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己任,坚持校企合作模式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订单培养、产学合作、多证制等办学特色。建立了家纺产品设计师、纺织品保鲜等职业技能鉴定站,采取“筑巢引凤”的模式,与滨州双泉针织有限公司建立了校内服装加工教育分会。服装专业采用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零学费培养的新突破。与东方地毯等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学生实习期间领取岗位工资,公司还资助学生50%学费报销,实现零学费培养。与魏桥创业、亚光集团、方化有限公司、中海石化、鲁北化工、博汇集团、京博集团、福海集团、淄博蓝燕、淄博鲁泰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商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专任教师2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1人,硕士14人,均为“双师型”教师,建立了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学院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空乘六个专业,在校生1000余人。学院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建有企业管理、ERP沙盘模拟、第三方物流、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客房餐饮、形体训练等校内实训室。、联合浦发银行、上海交通银行、上海平安保险公司、中共中央宣传部培训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培训中心、济南国际机场、济南嘉里、愉悦家访、金隅集团、滨州现代物流中心、东营信用大厦等。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订单培养,走校企合作之路。实习就业单位立足滨州,面向全省,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努力打造一所大都市、起薪高、工作环境优的就业学院。平安班、浦发班、山航的学生全部在上海、济南就业。他们待遇优厚,生活工作环境舒适,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部分毕业生做到了基层甚至中层管理岗位,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和行政骨干,为全校树立了榜样。信息工程学院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画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

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副教授16人,讲师20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29人;名师2名,专业带头人1名,教学专家1名,教学科研骨干教师5名,青年骨干教师3名。75%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编辑出版教材18册,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6门。我院以“立足市场,特色发展”为己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知行并重,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努力做好毕业生推荐和服务工作,与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合作开设了东方道尔、富士康、中国移动传媒订单班、实创软件外包班,保证了学生高质量、高满意度的就业。与韩国艺苑艺术大学联合办学。自2008年签署联合培养学生协议以来,已有22名学生前往韩国学习并继续其本科和研究生学业。我院是山东省星火培训基地,为推动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应用贡献。我院2009届毕业生蔡威创办了早维。该网站受到了广泛好评。我院拥有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实训条件。有22个基础和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有900多台微型计算机。其中,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R&D中心,以及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动画专业实训室等多个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我院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其中2008年获得高职院校机器人竞赛二等奖,2007年获得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07年以来获得齐鲁大学学生软件设计竞赛一等奖1,二等奖5个,三等奖4个。2010年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三等奖1,2010年和2011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分别获得三等奖1。我院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站,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站,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筑工程学院是滨州职业学院最具特色的骨干院校之一。现开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室内设计技术、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

学校学生人数1700余人,实训设备总投入300多万元,专业书籍40多万册。全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一级建造师、造价师等双师型教师25人。

土木建筑学院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室内设计技术、装饰艺术设计5个高职专业。学院拥有建筑材料实训室、建筑施工技能实训中心、建筑勘测实训室、艺术设计中心、计算机辅助设计室等实训基地,与山东金宇集团、滨州城建集团、山东监理工程公司、上海美超融信集团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校期间,学生可取得国家土木中级建造师、材料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信息工程师证书,以及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室内设计师证书。学院设有食品生物技术、景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生物技术与应用四个专业。

食品生物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食品加工、发酵、生产、经营、流通、检验等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分析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仪器分析、食品检验、啤酒生产、酒精及蒸馏酒生产、果酒生产、调味品及发酵制品生产、食品发酵、加工等技术、食品质量管理等课程。

园林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在园林制图、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现代育种技术、园林设计等方面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主要课程:园林艺术、园林地图识别与绘制、园林AUTOCAD、Photoshop、3DMax、园林苗木制作、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测量、园林工程预算、插花艺术、植物组织培养、园林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与设计等。

生物制药技术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医药企业,能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检验和药品营销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药学GPM、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学与分析综合实训、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技术、发酵技术、生物提取与分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天然药理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制药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药理学、药物分析与检验、药物市场营销等。

生物技术与应用

培养目标:为生物制品生产、发酵食品生产、发酵制药、植物组织培养等企业培养具有生产、管理和营销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微生物、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发酵技术、仪器分析、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生物提取分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氨基酸生产技术、淀粉及淀粉糖生产技术、生物制品分析与检验、生物制品市场营销等。学院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飞机维修三个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培养目标:面向滨州及周边地区化工、机械加工、纺织等行业的企业,培养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具有中级以上维修电工、机械师职业资格,能维护、维修、管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图纸的识读与绘制、机械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工、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电工电子技术、电机与控制技术、电信号检测与测量、维修电工技术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加工、化工、纺织等行业,能够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从事机电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制图读图、机械基础、电气制图与CAD技术、电路分析与测量、工业电子技术基础、普通电机控制与调速技术、自动控制原理、PLC编程与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化仪表、分布式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维修电工、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飞机维修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飞机维修行业等企业(机构),培养能够在在线维修服务一线从事飞机维修、飞机和发动机修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课程: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阅读与测绘、电工与电子应用技术、机械与零件应用技术、飞机动力装置、飞机结构基础、飞机系统与附件、飞机电气元件、航空维修基础、航空安全与事故预防、飞机结构与附件修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