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块钱的进口药国内卖70万。罕见病药品短缺怎么破?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多为先天性疾病、慢性疾病,往往危及生命。新生儿发病率为1/6000 ~ 1/10000的脊髓性肌萎缩症,显然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有问题的进口药物Nocicnatrium是针对SMA的精确靶向治疗。
图1。诺西那森钠注射液
一个新药从开始研发到上市需要几十亿,是天价资金投入。同时,新药专利的保护时间只有20年。除去从获得专利到上市的时间,留给药企赚回成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对于这些患者很少的稀有药物,提高药价只能是药企收回成本的唯一途径。
国内一剂70万人民币的诺西钠注射液在美国要125000人民币(约87万人民币),而国外(澳大利亚)所谓200元一剂只是因为该药已被纳入澳大利亚的药物福利计划,每剂由政府采购110000澳元(约55万人民币),所以患者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70万元的进口药在国内卖200多元的问题,不过是某些媒体为了吸引人眼球而赚取流量的噱头。
话虽如此,罕见病药品价格偏高仍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对于那些价格昂贵,需要普通人努力一辈子才勉强有回报的疾病,患者该怎么办?
首先,这些罕见病药品短时间内无法成为医保药品,只能自费购买。但是患者可以通过一些集资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
图二。水滴养育的志愿者
其次,在社会层面,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知名人士带头,向公众普及SMA等罕见病,建立相关公益协会,通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帮助广大患者。比如2014年由美国波士顿学院前棒球运动员发起的冰桶挑战,2014年8月在美国筹集了65438+14万美元的捐款。
图3。2014席卷全球的ALS冰桶挑战。
最后,在国家层面。目前《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已经公布,保障罕见病患者用药也被列入“十三五”深化医改重点任务。相信通过国家的不懈努力,罕见病特效药纳入医保指日可待。
同时我也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研发一种药物的成本会逐渐降低,有一天罕见病的药荒将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