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和后注浆施工有什么技术要求?

灌注桩和后压浆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只有高标准才能保证高质量,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非常关键。仲达咨询将为您讲解灌注桩的技术要求和后注浆施工工艺。

本工程施工应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

1,施工准备

本桩基工程为湿作业工艺。为了防止基坑作业受到降雨和地表水的影响,应采取常规的雨期施工措施,总承包商应在现场布置排水沟、集水井和抽水设备,以便及时排水。

1.1施工放样

根据桩位布置图和总包提供的测量基准,首先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放线。放线后,他们会和总包、监理、设计一起验线,发现无误并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1.2埋设护筒护筒根据桩位埋设,护筒内径比设计桩径大100mm左右,长度为0.8 ~ 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埋设误差不大于50mm,护筒埋设应垂直;埋衬的孔直径应大于100毫米,周围应自下而上用粘性土填实。只有在测量员用仪器复查后才能开始钻孔。

1.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底座要稳,转盘中心与桩位的偏差不能大于20 mm,还要做到“三点一线”,即天车中心、回转器中心和钻头中心线在同一垂直线上。

1.4挖设循环系统根据旋挖钻机成孔的要求,钻机施工前应挖设储浆池,供钻孔泥浆护壁使用。本工程桩长基本一致,总包要求不允许地面开挖,故统一考虑地面储浆池≥ 65438+100m3。

1.5设计资料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交底。

2、钻孔

2.1位

对于土层和卵石层,应选择双翼梳齿钻头或硬质合金齿笼钻头。

2.2循环注泥孔口泥浆性能:比重≤1.10;孔口排出的泥浆:比重≤1.20。

2.3钻孔成孔工艺操作要点

(1)钻机就位要保证精度,钻杆要垂直,这样在施工时不会倾斜或移动。经检验无误后,方可开始钻孔。

(2)开始钻孔时,轻压慢转。当钻头工作正常时,逐渐增加速度以调整WOB。

(3)钻进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进尺和排渣情况,根据排渣类型和数量适当控制进尺速度。

(4)钻进中如遇塌孔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并保持泥浆液面较高;必要时,向孔内输送性能合格的泥浆,以增加清水压力,防止塌孔。

(5)及时清理孔口排渣,避免泥浆外溢,做到文明施工。

2.4及时更换浆液和排渣,保证浆液净化。

为了提高钻进效率,保证孔壁稳定,必须及时更换泥浆和矿渣,以保证泥浆性能指标满足钻进和成孔的需要。

2.5井眼清洁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此时会空转无进尺,将孔内比重较高的泥浆换成比重较低的新泥浆(1.05 ~ 1.10)。

3终孔验收和质量验收

3.1最终孔验收

当钻孔达到持力层设计深度,满足有效桩长要求时,可停止钻孔。桩孔终孔完成后,钻机班长和质检员提交总包复检,再提交监理。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桩径、孔深、垂直度、孔底沉渣进行验收并签字。达标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2桩孔质量标准

(1)桩径允许偏差:≤-50mm;

(2)垂直度允许偏差:65438±0%;

(3)孔底沉渣:≤100mm;;

(4)桩位水平偏差:单桩、沿垂直轴线方向的条形桩基、群桩基础中的边桩d/6,且不大于100mm;;沿轴向的条形桩基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d/4,且不大于150mm;;

4.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

4.1钢筋笼制作方法要求

(1)钢筋笼的规格和配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灌浆管阀的加工、制作和安放应在基础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图纸的技术要求进行。

(2)现场钢筋规格符合要求,并附有生产厂家的材质证明。钢筋应按批和见证取样规定,送试验室进行原材料和焊接试验检验。

(3)罐笼应严格按照设计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和规定。

(4)当主筋受力时,每一区段的接头数量不得超过主筋总数的50%。交错焊接,截面间距不小于1m。

(5)采用搭接焊和木条焊焊接的钢筋焊接长度,单面不小于10d,双面不小于5d。

(6)主筋与钢筋之间点焊,箍筋与主筋间隔绑扎点焊。

(7)保护层垫块,每笼不少于3组,每组不少于3块。

(8)钢筋笼成型后,经总包和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2根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如下:

(1)主筋间距:10mm;

(2)螺旋肋的螺距:20毫米;

(3)钢筋笼直径:10mm;

(4)钢筋笼长度:100mm;;

(5)主筋保护层:20mm。

4.3钢筋笼的吊装

(1)钢筋笼吊装时,当班工长、质检员、安全员、机器班长必须在场,当班工长应协调指挥。

(2)钢筋笼较长时,用吊车整体吊入孔内,并保证起吊平直。

(3)吊笼提离地面后,利用重心偏移的原理,通过吊机吊钩上提升钢丝绳的滑动和一点手动控制,将直线提升转化为垂直提升,从而进入孔内。

(4)应加强吊点,防止吊笼因重量过大而变形。起吊时注意安全,密切配合。

(5)钢筋笼吊入孔内时,准孔位置应减速放入孔内。如有阻碍,查明原因并处理,不可强求。

(6)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技术要求总结: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时制作试块,每个施工工作日制作一组试块,养护28天,送一级试验室进行抗压试验。

文章来自地产e网,靠垫块和插杆定位。

5混凝土浇筑

(1)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高层塔楼及裙房工程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根据水下混凝土浇筑的规范要求,委托监理认可的有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负责搅拌和运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砂率40% ~ 45%。

(2)注浆引浆管安装必须加密封圈,连接要牢固,以免漏浆。

(3)浇注前,必须将内胆和盖板放好。

(4)初始灌溉量在1.0m3以上,初始灌溉管埋深不小于0.80m

(5)灌水开始时,导管底部与孔底的距离应控制在0.30 ~ 0.50米..

(6)浇筑过程中,导管埋深为2~6m,严禁抬高导管混凝土面。

(7)连续浇注,缓慢浇注,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浇注成桩。

(8)浇筑前控制孔底,浇筑时控制埋管深度,浇筑结束时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浇筑量,溢浆层厚度≥ 1.0m..

(9)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及时制作试块,每个施工工作日制作一组试块,标准养护28天,送一级试验室进行抗压试验。

(10)水下混凝土浇筑必须填写钻孔桩施工记录。

6.基桩后注浆

(1)根据设计图纸,在钢筋笼相应位置设置灌浆阀。注浆导管通过管箍连接,注浆导管通过钢丝与钢筋笼连接。钢筋笼下放至孔底后不得悬空,以免扭转和反复碰撞孔底。

(2)2天后,可在桩侧和桩端进行灌浆。一般灌浆顺序为先桩侧后桩端,具体实施可根据现场灌浆情况进行调整。

(3)灌浆水泥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5 ~ 0.6。

7空洞回填

基桩后注浆后,用场地废渣回填空孔或用钢筋网覆盖,作为孔口的安全保护措施。

8泥浆运输

泥浆使用中如发现沉淀物过多、稠度过大,应及时清除出场外,不允许在现场随意排放,以免造成泥浆污染,造成道路困难。废泥浆采用全封闭泥浆罐车运输。

9桩头凿槽

桩头凿槽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混凝土浇筑后24小时内,用铲子将浮浆清理至桩顶标高以上约100mm处;第二步:一组桩或少量局部桩施工完成后,及时开挖桩间土方,清理桩头混凝土至桩顶标高。

10冬季施工

本工程后期施工期临近冬季,应根据气温变化考虑合理的冬季施工措施。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在干料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防冻剂,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形成的孔洞应及时覆盖保温。

想了解更多关于“灌注桩及后压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的详细信息,仲达咨询施工设计链接简单、方便、可靠。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