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述评

用生命守望——评青藏铁路

“清晨,我站在青春的牧场上,看见秃鹰披上了霞光。黄昏时分,我站在一座高高的小山上,看着修建到我家乡的铁路。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带来福祉。那是一条神奇的天道……”青藏铁路,历经半个世纪,穿越了地球上最高的高原。今天,这条长达1000公里的铁路已经铺在世界屋脊上,在坚硬的铁轨上,深深镌刻着无数建设者的生命印记。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还是一条写满死亡记录的路,它的路标就是旷野中绵延的白骨。2007年6月27日下午,10,总部组织我们观看了六集纪录片《青藏铁路》后,我才意识到,修建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所经地区几乎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5072米,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线路长960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的线路超过50公里。还有1,31公里的无人区,沿线地质条件如下。氧气不足,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仅相当于海平面的60%,这里年平均气温约零下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5摄氏度,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摄氏度。很多路段缺乏饮用水,处于鼠疫源头。我们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顶着种种艰难险阻,刚刚攻克了高寒缺氧、冻土、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施工难题,建成了一条在外国人眼里不可能建成的铁路,一条基本实现“无人化”自动化管理和“免维护”设备的现代化铁路,一条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生态友好型铁路。我对青藏铁路的最高评价是它的“四个最好”:昆仑山隧道长1.686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4905米,世界最高冻土隧道;清水河大桥全长11.4 km,是高原冻土上修建的最长的铁路桥。安多普加基地海拔4700米,为世界之最。这些正是今天令中国兴奋的挑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但它激起了一个古老民族的血性和进取的雄心。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精神力量支撑着每一位建设者。从古至今寂静无声的高原荒原,是禁区,是生命的极限。然而,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锻造的一种精神感动和激励了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就是青藏铁路十几万建设者在艰辛中培育出来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这种精神只用于青藏铁路,属于青藏铁路建设者的专利。当我看到无数建设者在镜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自然表情,听到他们口中的热词,我忍不住落泪。他们中有年过五旬的老人,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有新婚夫妇,有俊男靓女,有美男靓女。青藏铁路的壮丽景象,是由这位平凡的个人书写的,是由这双勤劳的巧手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打破了一个历史,一个世界的禁锢,一个神话。在创造跨越高原奇迹的同时,他们依然平凡而普通。此时此刻,我心中有一种热血沸腾的冲动,那就是续写韦唯先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同时,电影中简单的一句话“我对自己还是挺满意的,但我欠孩子太多了”也深深打动了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真的。从头到尾看完青藏铁路,眼睛总是湿润的。作为一名铁路建设者,没能参与青藏铁路的建设是我一生的遗憾,因为青藏铁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