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国的基本信息。
1997.7~2000.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2.7~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在职博士生简历1994.7 ~ 1996.1:武汉理工大学发展系水泥所从事科研开发工作;
1996.1~至今: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
2003年9月: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领域:1、高性能混凝土2、道路工程材料3、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固化土及强度形成机理研究,20万元,2001~2004,技术负责人。
2.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654.38+0.5万元,2003~2006年,技术负责人。
3.科技部,水泥行业磷石膏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654.38+0.5万元,2006.5438+0 ~ 2002,技术负责人。
4.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巴东长江大桥大体积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防裂研究,654.38+05万元,2002~2004,参加人。
5.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F2复合材料在路面基层的应用研究,85万元,2002~2003年,技术负责人。
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性能生态土壤固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机理研究,2万元,2000~2001,技术负责人。
7.湖北省交通厅项目,辉绿岩细砂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32万元,2000~2002,参与人8。企业,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研究,65438+万元,2002~2003,技术负责人。
9.企业,潇湘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组成设计及防裂技术研究,35万元,2003-2004,10参加。企业,机制砂混凝土在山区高速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65万元,2003-2006,参与人。
11.企业,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在岩溶地区的应用研究,70万元,2003~2004,技术负责人。
12.企业:(2002~2004)粒状土稳定专用水泥生产及应用,项目负责人。
13.武汉理工大学基础:(2003~2005)水泥基材料纳米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14.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4~)生态草混凝土开发,项目负责人主要奖项及荣誉1。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襄樊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2.新型稳定土专用水泥的研制及其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湖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两项专利:
1.周,,,粒状土稳定专用水泥,ZL02147732.9,中国发明专利,2004.438+02.22。
2.周,,,一种延长水泥稳定路面基层材料延迟成型时间的超级缓凝剂,ZL02147731.0+0.0,中国发明专利,2004.438+0438+0.17。
3.沈卫国,骨料或石质混凝土外抛,ZL02147740.0,中国发明专利,2005 438+0.5。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代表性论文和专著4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余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