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解决我国水污染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主要措施如下。(1)减少用水量: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受到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又非常浪费。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单位产品用水量要高得多。用水量大不仅浪费水资源,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多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都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也必须积极控制水污染,特别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进行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的调整以及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和完善,可以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可以将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相结合。(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变恶性循环为陡峭循环,起到发展经济和治理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成本高的企业。还要调整耗水量大的农业结构,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减少特用水量大的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品污染。农业污染比大中城市的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更难解决,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来控制。(5)开发新水源:我国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有很大的节约潜力,要搞好节水,减少浪费,以降低单位GDP用水量。南水北调,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可以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压力。但修建水库和开采地下水时,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步进行。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也可以用来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水管理的有效性。(7)合理开发水资源:水的开发必须以水的供需为基础,统一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防止地表水水源枯竭和地下水位下降,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