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种蘑菇的技术?
一.概述
香菇是中国的特产之一,已出口多年。1999年中国香菇产量已达654.38+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香菇也是全世界食用的蘑菇。中国的蘑菇大多以干品形式出售,近年来也有一些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法、技术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法和技术
香菇栽培有三种基本方法,人工栽培和地面栽培。随着替代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们森林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替代栽培已经很少。在我国,香菇主要来源于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是一袋配料,一次灭菌,一次接种,一次出菇。
2.栽培委员会节
主要有春播和秋播两个季节,包括早春播、晚春夏播、夏春播、秋冬春播、冬春秋播。
3.品种类型
香菇的品种很多,可以根据需要分为栽培基质、出菇时间、销售种类、大小、出菇温度等品种。
(1)根据栽培方法。香菇可以通过截木代料栽培,分为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秸秆等几种。因此可分为五种类型:木段种、锯末种(替代种)饲草种、菌草种、木段两用种。
(2)早晚按菇。按此分类,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结果)和晚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结果)。③根据合适的产品类型。这主要分为干种子和鲜种子。干种子比较紧实,含水量低,干燥速度快,适合干燥。鲜销种的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4根据大小。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多为5-15 cm,后者为4-6 cm,中大叶种也在其中。
⑤根据出菇温度。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宽温种四大类。
低温种:出菇中心温度约5-65438±05℃。
中温种:出菇中心温度约为10-20℃
高温种:出菇中心温度约15-25℃。
广温性品种:出菇温度在5 ~ 28℃之间,但10-20℃的出菇温度最高,品质最好。种植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
三、替代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分段栽培一直是制约生产的栽培方式。所以本文不介绍段种和栽培技术,只介绍代种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按栽培季节介绍了品种。
1.春季种植的晚生品种
目前用作代用蘑菇的主要有三个菌株:241-4、清源9015(古画939)、古画135。
(1)名称、来源和基本字符
① 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春播晚熟品种,自1988以来累计施用量约25亿袋。该品种是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典选育成功的。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菌株241-4是从菌株241的子实体中获得的一个自然变异的新菌株。其子实体叶大,花圆,肉厚。菇盖真径6-10 cm,肉厚1.8-2.2 cm,柄短而细,品质极佳。国外称之为“仿生蘑菇”,属于中温低的类型。结果温度在6-20℃到12-650℃之间。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已在全国蘑菇产区推广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和脱袋出菇为主,在一定温差范围内以干湿刺激出芽效果最好。是感官和品质最好的品种,也是出口量最大的品种。(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典选育成功,通过认证。是浙江省合法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于自然变异的新品系,是目前花菇栽培的主要品种。9015(平菇939)在我国的使用量约占代料平菇总面积的75%。它的花形圆,覆盖厚,产量高。封面直径4-14 cm,手柄长度3.5-5.5 cm。开膜困难,容易形成平菇。属于中温型,出菇温度8-20 cm。这种菌株最大的优点是在接种期的3-8月间可以接种。不同接种时期的香菇产量相同,但以5-7月接种的香菇花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替代蘑菇的菌株中耐高温性能最好的品种。结果期为9月至次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低棚保湿套袋高产优质品种。③端木栽培的香菇品种135,经过代料栽培驯化,成为香菇栽培品种之一。它的菇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高。菇盖直径5-13 cm,柄长3-4 cm,易形成花菇。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为6-18,最适温度为9-13℃。菌龄200天以上,接种期2-4月,出菇期10-次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差,夏季高温会影响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菇木质量,从局部霉变到病虫害。接种菇木的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膜色过深,膜厚过厚产生菇。
(2)关键栽培技术。①科学安排接种期。春播秋型品种从接种到结果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接种期过早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过晚,会导致香菇菌丝体营养积累少,一至二潮畸形菇多。根据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春季种植的秋型的接种时期为:241-4 2-5月,清远9015(蘑菇939)4-7月,蘑菇135 2-4月。我国北方气温较低,秋季出菇的适宜温度比南方早,接种期可略提前,但要注意接种期一定要安排在气温5℃以后。
②培养料的合理配比。上述菌株分别适用于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60%的常规配方,蘑菇品种135的培养基含水量较好。
③及时穿刺通气。穿孔工具一般采用1.5寸钉,蘑菇木每节穿孔总数根据蘑菇木图纸单独进行。越坚实的蘑菇,洞越多,含水量高的蘑菇,洞越深。蘑菇木每段一般约100,深度为1.5 cm。在菌丝生长的过程中,洞一般要扎三次。第一次接种孔内的蘑菇菌丝体圈直径为6-7 cm,第二次蘑菇菌丝体铺展至培养料的50%左右,第三次蘑菇菌丝体套袋。1-2穿刺的位置选在香菇菌丝圈1.5 cm处,第三个穿刺在接种孔背面。第二次和第三次,培养袋的壁上必须有一个玉米粒大小的白色肿瘤。④调整菇木堆形,调整料温。接种后的菇木呈直线排列,堆高8-10层,二次穿孔通风的菇木横向两个方向,纵向三层,堆高8层,二次穿孔后的菇木呈六边形排列,堆高5-6层。桩与桩之间要有空隙,排与排之间要有40厘米的通道。室内培养要加强通风。
⑤菇木及时转化。促进蘑菇木材变色并形成均匀的薄膜需要强散射光。241-4和9015(花菇939)的菇木,在菌丝长满整袋后2个月左右开始过渡,最迟在出菇前30天;135蘑菇木完全变色后不宜转移,因为变色太深,膜太厚,不易出现蘑菇芽。因此,应采用长时间暗光栽培,出菇季节转菇,边转菇边出菇。⑥促进蘑菇芽均匀出现。香菇241-4和清远9015(花菇939)为多菇蕾品种。当香菇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适宜出菇的温度季节到来时,以温差刺激出菇为宜。如果用摇动、敲击木头的方法刺激菇蕾(震荡菇),菇蕾大量产生会影响菇的质量;蘑菇菌株135必须有一定的震动或木震(蘑菇震)刺激,否则蘑菇会凹凸不平。
(3)杂菌和害虫的预防措施
对于春季种植的晚熟品种,重点是防止杂菌和害虫,是夏季的管理阶段。主要技术措施是:精心管理,菇树尽量疏散,及时通风降温,菇棚遮荫良好,环境卫生良好。局部污染的蘑菇木可以涂上青霉素和普罗帕酮,蘑菇蚊可以用专用蚊香和敌敌畏控制。
2.春季种植的夏季品种
(1)名称、来源和基本字符
①武香1是出菇温度最高的品种。该品种叶大,肉质菌,黑木耳盖,茎粗略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28℃即可出菇,最高可达34℃,出菇温度范围10-34℃,最适20-26℃,菌龄60天,适宜接种期3天。一般抗逆性强的地区可以作为夏季蘑菇生产的首选,主要适合鲜食销售和保鲜销售。
②CR04是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成功的中高温品种。子实体大叶,圆形花,肉质,帽深褐色,有鳞片,有时帽有略突出的尖顶,柄中等粗,稍长。其出菇温度范围为10-28℃,最适温度为18-23℃,菌龄为70天,适宜的接种时期为18-。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用于保鲜、脱水、干燥和销售。
(3)广香47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温品种,子实体圆形,肉质厚帽,黄褐色帽,柄中等粗稍长,出菇温度范围14-28℃,最适出菇温度范围14-24℃,菌龄60天,适宜接种期2-5月,出菇期5天。可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用于脱水、干燥、保鲜销售。
④8001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中高温品种,子实体单生,花圆形,叶中大型,肉厚,菌盖黑褐色或黑褐色,柄粗而长,出菇温度14-26℃,最适温度18-23℃,菇龄60天。
(2)关键栽培技术
①选择合理的培养基配方,要求营养充足,碳氮比合适。部分地区在配方中添加15%-20%棉籽壳和2%-3%玉米粉。
(2)在菌丝生长阶段打孔。蘑菇接种口未用石蜡或胶纸封口时,打孔通气两次,总打孔数为50-60个,先少后多。穿刺孔结合散堆加强通风降温。
(3)适宜出菇温度前10天左右,日最高气温25℃左右天气变化,菇木部分变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白瘤软而多余时摘袋。
(4)脱袋后保湿促变色,然后拉大温差促芽。
(3)杂菌和害虫的预防
夏季炎热潮湿,杂菌虫害主要发生在套袋后结果的管理阶段。具体措施是:做好菇棚环境卫生和消毒杀虫工作,掌握适宜的套袋时间,降低菇棚温度,加强通风散热。当发现杂菌污染时,可在蘑菇不生长时喷洒或涂刷青霉素和甲氰菊酯,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控制害虫。
3.秋季种植早熟品种
(1)名称、来源和基本字符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品种有:L82-2、856、L9612、133、L62、L66、L26、Ct02、深香2号等。① 1.82-2,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与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熟高产品种。其子实体圆形,中大叶,单生或很少杉生,盖深褐色,柄细,长度中等,畸形菇少,菇质好。出菇温度为8-22℃,最适温度为14。菌丝体抗逆性强,适合在不同海拔地区应用,适合鲜蘑菇脱水、干燥和销售。
②865是福建省三明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引进筛选的早熟高产品种,花圆形,叶中部,单生或少生冷杉,菇盖褐色至黄褐色,肉质丰满,茎略长而细。出菇温度8-22℃,最适温度14-18℃,菌龄55天,适宜接种期7-9月,出菇期9-次年5月,9-165438+10月和次年3-5月出菇最集中。可在一般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地区栽培使用,适用于鲜蘑菇和脱水干品。③清苑县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筛选的L9612,花形圆,叶片大,菇肉厚,菇盖深褐色至深褐色,菇褶稀疏,菇柄短细,菇质高,高产稳产;出菇温度12-25℃,最适温度17-22℃,菇龄55天。但菌丝不够成熟时,畸形菇较多,适宜接种期为6-9月,出菇期为9-次年5月,以秋季和春季出菇量最多。该品种抗逆性强,可在一般地区使用。适合生鲜销售和脱水干燥销售。④133是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选育成功的早熟高产品种,叶大、花圆、肉厚、帽深、柄短而细、产量高、菇质优良;出菇温度10-25℃,最适温度15-22℃,菌龄60天,适宜接种期6-9月,出菇期9-次年5月,秋季和春季各有一个出菇高峰,可在一般地区栽培应用。主要适合普通鲜香菇或者脱水烘干销售。⑤L62是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早熟品种,子实体中等大小,花圆形,平顶,黄褐色或黄褐色,柄短而细。出菇温度为9-23℃,最适温度为14-20℃。菌龄65天,适宜接种期为6-9月,出菇期为9-次年4月。秋、春季为多年生型,能适应一般栽培环境,适合栽培普通蘑菇,也是栽培花菇的理想品种,适合脱水、烘干、保鲜销售。⑥L66是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稳产品种。其子实体叶大,花圆,肉质丰满紧实,菇盖黑褐色至深褐色,柄中等粗略长,菇质好。出菇温度10-23℃,最适温度14-20℃,菌龄65天,适宜接种期为6-9月,出菇期为9-次年4月,属秋、春出菇型。该品种适应性强,可在一般地区栽培应用,适于保存和销售,也适于脱水干燥。
(2)关键栽培技术
①秋菇木早生品种的生产正值高温夏季,要时刻注意栽培环境的清洁,按操作规程做好灭菌接种工作,提高接种产量。(2)给蘑菇通风时注意培养场地的温度。最高气温30℃的天气,不允许穿刺通风。③菇木过渡安排在菇菌丝全包后,日最高气温低于25℃的天气。当菇木从袋中取出时,有些颜色发生变化,菇木握在手中有弹性,瘤状突起变软,个别菇木出现菇芽。(4)用薄膜覆盖袋装菇木,保湿,促进气生菌丝萌发,然后翻膜,降低湿度,促进菌丝倒伏,喷清水,促进变色,增加温湿度差,促进出芽。冬天要尽量提高棚内温度。每次菇潮后,应根据菌棒情况合理养菌,及时补充。
(3)防止杂菌和害虫
杂菌虫害的防治重点是接种时杂菌(主要是链霉菌、木霉菌和毛霉)的污染,培养期间的阴燃菌,拆包后木霉菌和青霉菌的污染以及第二年春天的蘑菇蚊。预防措施包括:搞好环境卫生,采用“暖剂”新技术制作菇木,严格接种无菌操作,加外袋,脱袋后加强通风,严重污染及时处理。脱袋后的木霉菌污染可用青霉素或普罗帕酮喷洒或涂抹,也可用专用蚊香熏蒸蘑菇和蚊子。
4.地面种植的品种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品种有Cr04、L33、L26和CrO2。
(1)名称、来源和基本字符
(1) ①Cr04(见春夏品种)。
②L33(见早秋品种)。
③L26由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引进筛选,子实体圆形,叶型中大型,菇肉厚,菌盖深褐色或褐色,鳞片或纤毛少,菌柄短而细,产量高,品质好。出菇温度10-25℃,最适温度18-22℃,菌龄70天,适宜接种期1-4月,出菇期4-65438+2月。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各种菇区特别是中高海拔地区栽培应用。是覆膜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也用于秋季栽培,主要适合鲜菇销售和脱水干燥。
CrO2是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品种。其子实体中部叶圆形,单生或很少杉生,菇肉厚度中等,菇盖黄褐色至黄褐色,柄短而细,后期菇形较小,肉薄,出菇温度10-28℃,最适温度14-20℃,菇肉厚。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可在各地栽培应用,适合鲜菇、脱水、烘干销售,也可装罐。
(2)关键栽培技术
①准备合理的培养料,一般添加3%-5%的玉米粉,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适当增加麦麸。
(2)选择好的菇场,搭建一个阴凉最好的菇棚。场地要求水分充足,日照少,水温低,排灌方便,无白蚁,棚内无阳光直射。
(3)覆土前7-10天,对畦面和覆土进行消毒、灭菌、灭菌。消毒方法包括喷洒石灰、喷洒福尔马林和气溶胶消毒箱熏蒸等。,一般用敌敌畏喷洒和熏蒸杀虫。
④培养期间,根据真菌生长情况需要打孔1-2个,打孔总数为50-60个。
⑤及时脱袋覆土,脱袋覆土周期为接种后50-100天(前期接种较慢,生长较长)。当蘑菇已部分变色,握杆有弹性,瘤状突起已变软,即脱袋覆土的适当时机。在已经出现大量菇蕾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覆土。
⑥科学的蘑菇生产管理:关键是降温、通风、喷水保湿。覆土2-3天后,盖上薄膜保湿促变色,然后不盖。但整个出菇期禁止淋菇木,每次菇潮后停止喷水。
一周后,提高边沟水位,及时给菇木补水。
(3)防止杂菌和害虫
杂菌和害虫的防治重点是装袋后的木霉菌,而害虫是蘑菇蚊、跳虫、蛞蝓等。预防措施:将部分污染的菇木与好的菇木分开覆盖,防止感染,做好菇棚的环境卫生,对边面和覆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和防虫工作,提高菇棚周围的遮荫和通风,防止菇木淋雨。发现有杂菌污染时,可喷洒或涂刷青霉素、普罗帕酮,对害虫可在整个菇棚及其周围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