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挂窑皮后如何保养才能延长寿命?

水泥回转窑的结壳是由熟料或粉尘由液相或半液相变为固态而形成的,是水泥回转窑的主体结构,在水泥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泥回转窑结壳的剥落会大大降低水泥回转窑设备的整体性能。

1.水泥回转窑失去窑皮保护后,当回转窑热负荷过高时,热面层的基体会在高温下熔化,并向冷面层迁移,使砖衬冷面层致密,而热面层疏松多孔,从而使水泥回转窑不耐磨、不耐冲击、不耐振动、不耐热疲劳,容易损坏。

2.当水泥回转窑内的热工制度不稳定时,没有窑皮保护的砖带容易产生还原焰或不完全燃烧,使水泥回转窑窑气中的还原和氧化气氛交替,使收缩和膨胀的体积效应反复发生,导致砖出现孔洞,结构弱化,强度下降,砖发生化学疲劳。

3.当窑炉运转不正常或窑皮不稳定时,碱性砖容易受到热冲击而损坏。窑皮突然坍塌导致砖面温度突然升高,使砖内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同时,窑皮落下时,带走了热面上的碎砖,使砖不断破损。

因此,在水泥回转窑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窑皮,这将延长水泥回转窑的正常使用寿命。

知识扩展:

水泥回转窑上挂窑皮:回转窑是水泥生产的主要设备。水泥回转窑是一个倾斜的旋转圆筒,通过几个轮子放置在几对支撑轮上,内壁镶嵌耐火砖。生料粉从窑尾筒高端的出料管进入窑筒。由于窑筒的倾斜和缓慢旋转,物料产生复合运动,在圆周方向上是滚动,在轴向上是从高温向低端运动。生料在窑内预热、分解、烧结,然后从窑筒底部排出,进入冷却器。燃料从窑头喷入,在窑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生料,使生料煅烧成熟料。物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热空气从窑炉的进料端进入窑炉系统,最终从烟囱排入大气。

回转窑主要由窑体、传动装置、支撑装置、挡轮装置、窑头密封装置、窑尾密封装置、窑头罩等组成。水泥回转窑筒体是由钢板制成的筒体。为了保护水泥回转窑筒体,在其内部嵌入一层耐火砖作为窑衬。

回转窑是集燃料燃烧、热交换、高温化学反应和输送物料气流于一体的设备。由于窑内气体的温度远高于物料的温度,容器内的高温始终在1450℃以上。窑每转动一次,窑衬表面就受到周期性的热冲击,温度变化范围为150-250℃,窑衬内温度为65438。窑衬还承受旋转引起的砖砌体轴向和径向交替的机械应力以及煅烧物料的侵蚀和磨损;因为同时产生的硅酸盐熔体对耐火材料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会造成耐火材料脱落,使窑体表面温度过高或“红窑”。

耐火砖的耐火度和厚度有限,经不起长时间高温的侵袭和材料化学反应的侵蚀。为了延长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在它们的表面加了一层坚固的保护层,即在上面挂一层熟料,消防员称之为“窑皮”。

挂窑皮的目的是延长耐火砖的使用寿命,使回转窑筒体不被损坏,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其具体职能如下:

1.保护耐火砖免受直接高温和化学侵蚀。

2.储存热能,减少窑壳向周围的热量损失,提高回转窑的热效率。

3.充足的传热介质,窑皮暴露在空气中与高温空气接触时通过辐射或对流吸热,窑皮与下部物料接触时通过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原料。

4.窑皮表面粗糙,可降低粉料流速,延长物料在窑内的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