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胞外体?

外来体是细胞释放的一种胞外小泡。正文中显示了外来体的特征。

细胞外囊泡(简称EV)是细胞释放的各种具有膜结构的囊泡结构,这些囊泡的直径可以从30和40nm到8和9um不等。细胞外囊泡有不同的亚群,外来体是目前最热门的亚群。

但由于目前很难纯化出一个非常纯的外来体子集,所以人们通常纯化直径小于200nm的囊泡,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之为sEV(小细胞外囊泡)。为了严谨起见,今天我们也把这些膜泡称为细胞外泡。除非本文另有说明,胞外小泡主要指外泌体和微囊。

今天主要内容包括胞外小泡的研究意义,胞外小泡的分类,胞外小泡的成分,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胞外小泡的保存,胞外小泡鉴定的实验要求。所有内容均参考目前已发表的评论,非张发明。所以请新朋友放心学习。

细胞外小泡的研究意义

目前,细胞外小泡的功能尚未完全阐明。据报道,它们可以调节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参与感染性和炎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的病理过程,还在正常生理过程中介导细胞间通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报道,细胞外小泡在发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细胞外小泡在临床医学上也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主要是因为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监测临床状态、治疗反应、疾病进展等。同时,由于它们具有递送生物分子的功能,因此仍然具有发展成为临床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

细胞外小泡的分类

细胞外泡-国际细胞外泡学会(ISEV)创造的术语。囊泡可根据其生物合成或释放途径进行分类:外泌体直径为30-150nm,起源于胞吞作用,其密度约为1.11。微粒/微泡直接从质膜释放,直径约100-1000nm;凋亡小体/滤过泡的直径约为50nm-2μm,由凋亡产生。肿瘤囊泡直径约为1-10μm,由肿瘤细胞释放产生。和各种其他EV子群。由于不同EV亚组的大小和它们包含的生物分子的差异,几个组已经开始表征EV亚组的组成。最近的论文声称,基于一般的表面蛋白组学分析或个体EV群体的转录谱,细胞外囊泡被成功地分类为亚组。目前,不同的细胞外囊泡亚群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粗略分离,如差速离心、过滤、免疫亲和、层析、流式细胞分选、密度梯度离心等。,但是这些方法不能完全纯化特定的亚群,并且分离的亚群通常富含其他细胞外囊泡亚群。

细胞外小泡中包含的成分

细胞外囊泡的成分不是随机的,每个细胞外囊泡都携带特定的分子信息。事实上,这些纳米大小的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蛋白质、脂质、核酸和糖等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之间传递信号,其包装的独特分子组成决定了要传递给受体细胞的细胞外信号的类型。有一个复杂的分类系统来决定哪些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外的小泡。

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制备

目前有两种策略制备细胞培养上清液用于提取胞外小泡。细胞在去除细胞外囊泡的胎牛血清(FBS)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血清饥饿细胞)在不含FBS的培养基中培养。但目前一些高水平的文章通常采用前一种方法。另外,也有文章开始关注去除细胞外囊泡的胎牛血清中游离RNA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了解。如果需要先保存培养上清液再用于细胞外囊泡分离,则需要提前去除系统中的死细胞和细胞碎片。

细胞外囊泡的保存

l?Rincz等人在不同条件下储存了来自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然后分析了这些囊泡的特性。他们发现,尽管细胞外囊泡样品中的囊泡数量和形状没有明显变化,但即使是储存在-20或-80摄氏度的细胞外囊泡也明显增加了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但是他们也发现源自尿液的细胞外泡没有这些变化。Kalra等人从大肠癌细胞中分离出胞外小泡,在不同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用PKH67染色,追踪胞外小泡的摄取。发现这些囊泡仍能被细胞吸收。就目前情况来看,学者们对储存条件是否影响胞外小泡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建议我们尽快分离细胞外囊泡并用于实验,尽量减少储存过程。

细胞外小泡的鉴定和实验要求

根据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2014出版的指南手册(MISEV),需要通过WB鉴定样品中是否存在细胞外囊泡的标志蛋白,通过电镜观察样品中细胞外囊泡的形态特征,分析群体特征(颗粒浓度、直径分布等。)的细胞外小泡的方法。

今天到此为止。作为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细胞外囊泡领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生物公司的关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方面的研究技术还不完善,对胞外小泡的认识还不足,胞外小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