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蚊子战斗轰炸机的研发过程
保守的英国空军对当时主流的多炮塔轰炸机情有独钟,认为非武装轰炸机战场生存能力低,拒绝了德·哈维兰的建议。然而,德·哈维兰公司并没有放弃这一计划,并以自己的投资推进这一计划。由工程师R. E. Bishop、R. M. Clarkson和C. T. Wilkins领导的设计团队按照携带炸弹454KG、射程2400KM、速度644 km/h的设计目标进行设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降低飞机的自重。首先。飞机不再配备防身武器的炮塔,机组人员从6人减少到2人。其次,采用了特殊的木结构。
在飞机发展史上,轻金属结构之所以取代木结构或钢管/木皮混合结构,是因为轻金属结构具有更强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新飞机采用
用传统的木结构显然无法减重。德·哈维兰公司的设计师决定采用一种罕见的木结构——“模压胶合木结构”。
“模压胶合木结构”最早由小型飞机制造公司LWF飞机公司在1919的LWFV飞机上采用。生产能力很小的LWFV飞机只有捷克空军装备。1922美国诺斯罗普公司在S-1双翼机上也采用了这种结构。首先用混凝土做一个21英尺长的模具,然后将云杉切片涂上奶酪胶交替放置,盖上模具的盖子。此时向中间的橡胶气囊内充入压缩空气,奶酪胶固化后形成木质结构,左右木质结构接合在一起,形成木质粘合结构的机身。1922年8月,这种结构在美国获得专利。由于生产成本低,S-1飞机被称为“穷人的双翼飞机”。
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对“蚊子”式进行改进,将木材胶合结构中间的木材改为轻质木材——轻木(轻木,和泡桐)
同理),木结构的重量进一步减轻,强度增强。机翼:除了机翼中间有两根金属梁外,由一体成型的上翼和下翼组成;机身:左右木质粘合结构组合成圆柱形承重结构,组合前完成电线和控制电缆的铺设;副翼和尾翼:金属或金属框布蒙皮;冷却器:安装在短舱和机身之间,进气口在机翼前缘;主起落架为双柱结构,发动机安装在钢管支架上,由橡胶轴承座支撑。
采用全木结构是德·哈维兰公司最有远见的决策。它充分预见到战时英国会出现铝合金短缺,也会出现能够掌握飞机金属结构制造技术的工人短缺。任何一个熟练的木匠都可以生产木制飞机,英国的钢琴厂、橱柜厂、家具厂都可以投入飞机生产。
3月1940,1日,英国空军因战争爆发后对高性能飞机的需求,与德·哈维兰公司签订了50架DH98轰炸机(包括原型机)的合同(B1/40),批准正式名称为“蚊子”。敦刻尔克撤退后,因德军随时入侵而取消合同,1940年底恢复合同。样机试制期间,是不列颠之战最紧张的时候。德·哈维兰公司的哈特菲尔德工厂多次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员工不得不经常到防空洞避难。即便如此,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第一台样机(W4050)于10月25日进行了测试。为了避免被地面防空火力和巡逻机误击,飞机被漆成亮黄色。
试飞后,“蚊子”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引起了英国空军的注意。“蚊子”的自重、发动机功率和航程大约是“喷火”的两倍,但它的速度比“喷火”快32km/h(在1941.2的试飞中,它曾一度达到631KM/H的速度)。天花板为11000m;尤其是在载弹量上,“蚊子”式大大超过了原设计指标(在DZ594/G上,有一次携带4000磅的CookieBomb的试验,是设计载弹量的4倍;在一次测试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飞机装载了10000磅的压舱物,飞机仍然安全起飞。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蚊子在生产过程中有43个变种,其中26个参加过二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