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形容「胖」的?
近日,搜狗输入法的内容平台Word Media发布了其主编的新书《原来你是这样的汉字》,试图用幽默的语言传达其对汉字和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以下节选自《古人是如何形容“胖”的》一书,由论文授权搜狗输入法“字媒”出版。
最近网上戏称“逢年过节胖三斤”。长胖了你也担心变胖吗?你可能觉得如果能“穿越”到古代就好了,因为在古代,能长胖是贵族和非常有钱的人的“专利”!而且我们翻史书,可以看到古人对“胖子”的赞美是有一套的!
硕仁:胖而壮,美而无友!
说起古代人对“胖子”的喜爱,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我们的祖先连铲子、锄头等铁制农具都没有,种出来的粮食当然“惨不忍睹”。那个时候能吃饱的人,也算是“天之骄子”了,所以如果你当时听到有人夸你“胖”,记得不要翻脸,因为那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
在《诗经》中,美人被直接称为“硕人”。比如有一篇文章《冯伟硕人》,赞美一个保家卫国的夫人有多漂亮:“硕人漂亮,穿得好。”“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蜻蜓,齿如犀牛,头如蛾眉。”
你可能会对这句话的翻译感到惊讶:这是一个又高又胖的美女。她的手像新生的茅草芽一样白嫩,她的皮肤像凝固的油一样光滑,她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虫一样又长又白,她的牙齿像葫芦一样洁白整齐,她的前额像蝉的前额一样宽又方,她的眉毛像蚕蛾的眉毛一样细长弯曲。
在《诗经》的另一篇《唐式焦聊》中,更可怕的是赞美美女:“另子巨。他的儿子又大又笨拙。”你真的又胖又壮,胖到没人能比得上你!
直到东汉末年,国人眼中的美女都是“肥到没人”的类型。如文学家蔡邕在《谢楚赋》中写的美人:“面如明月,明如朝日,色如莲花,肌如凝蜜。”后来人们干脆用“硕人”来形容美女。比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止欲赋》中说,一个女人“比硕人更美”。
到了唐朝,胖成了全社会的时尚。不仅宫里的嫔妃更胖,就连公主们也多肉。根据《旧唐书》记载的太平公主的相貌,“公主富贵,额阔”,不仅胖,而且头骨方,下巴宽。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视剧《大龚铭词》中清纯可爱、温婉可人的模样,不过是今天的美好想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