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百万元「年终奖」是什么感觉?环绕屏背后的小米技术之路
摘下口罩,脱下白大褂,擦着额头的汗水,韩高才从“永田”工厂车间里走出来,重重地呼吸着空气。将近48个小时过去了,我才踏进车间大门。
韩高才是小米环绕屏技术的架构负责人,也是团队中众多工程师之一。对他们来说,“下线生产”是家常便饭,因为环绕屏技术的探索完全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每一个组装步骤都要在工厂车间里亲自研究、讨论、打磨。
2018年8月,韩高才带领团队开始了环绕屏技术的攻坚战。一年后的2019年9月24日,雷军向全球推出了小米的概念手机小米MIX Alpha,开创了全新的手机屏幕形态。
所有人都看到了令人惊叹的环绕屏幕,但很少有人看到他们走过工厂车间。但是今天,他们真的上台了。6月65438+10月10,雷军正式为环绕屏团队颁发百万大奖,这也是2019小米年度技术大奖中的最高奖项。
2020年6月65438+10月10,新年刚刚开始,小米第一个百万大奖正式揭晓。以韩高才为首的10小米工程师将获得百万奖金。这一次,他们让大家看到了作为一名优秀技术工程师的荣誉和骄傲。据了解,本次大赛共有100多项技术参赛。
小米集团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表示,百万大奖的评选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必须原创,二是必须领先,三是必须聚焦小米的“手机+AIoT”战略。在谈到领导力时,他强调,这种领导力不仅体现在公司、行业和中国,还要做到世界一流。环绕屏技术在这三个方面都很突出,所以在100多个优秀的技术项目中脱颖而出。
崔宝秋强调,为了确保世界级的领先地位,小米坚持“宁缺勿滥”的态度。如果某个领域技术项目不够,宁愿空缺也不愿意在选择标准上妥协。
崔宝秋回忆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的诞生和百万美元大奖的时候,说是2065438+2009年2月。春节后第一天,雷军和他深谈了近三个小时。他记得最清楚的是三个关键词:技术职业、标准化、工程师成就感。
正是在那个时候,雷军第一次提出了百万奖金,被视为小米年度技术奖中的最高奖。他希望通过这个奖项,让幕后的工程师英雄们站到台前。用实际行动说话,而不是空谈技术。
在雷军眼里,工程师不仅仅是R&D人员,还有设计师、测试人员、产品经理,都是小米的工程师。雷军和崔宝秋都是工程师。他们知道工程师需要什么,工程师追求什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工程师文化。小米要想在科技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必须掌握优秀的技术人才。
可以说,百万大奖不仅承载了小米对人才的重视,也体现了科技事业。而这个地位也让获得这个奖项的技术含金量十足。韩高才表示,环绕屏包含了7项业界首创的技术,已经申请了100多项专利。
提到小米为什么会想到环绕屏的形式,韩高才表示,“我们要做全球的fold share以上,未来我们等你。现在大部分厂商都在比拼前屏占比,但我们已经开启了全屏占比的时代。”环绕屏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屏幕形式。
“但我们认为它不够创新,不够特别,所以我们匆忙完成了它。通过大胆的假设和认真的验证,经过近半年的详细论证,我们确认了环绕屏项目可以进行。从一开始,我们就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因为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优秀的产品,而不是一件艺术品”,韩高才说,“其实最激动的时候是你确定项目能走下去的时候,而不是你领奖的时候。”
通过环绕屏团队的不懈努力,他们突破了环绕屏的三大核心技术:屏幕贴合技术、天线解决方案和环绕屏的交互设计方案,真正把环绕屏手机带到了我们面前。
在屏幕粘合技术上,小米自主研发了固定曲率分层粘合技术,将屏幕拆分成目前可以拆分的最小单元,然后按照设计的曲面形状粘合各层,可以大大缓解材料之间的“受力”问题。韩高才表示,这项技术也是决定环绕屏项目能否继续存在的关键技术。
环绕屏的设计也大大减少了手机内部留给天线布置的空间。5G时代,天线数量大大增加,排列要求更加严格。天线之间的干扰也容易发生在狭窄的空间。为了挑战不可能,环绕屏团队将业界1 mm的间隙水平重新压缩至0.8 mm,通过5G天线的隔离设计和四根天线的动态切换辅助,MIX Alpha拥有出色的5G性能。
环绕屏幕的交互设计是软件中的一个难题。为此环绕屏团队搭建了多个逻辑显示设备,并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和特殊场景下特殊事件的检测来智能识别屏幕,实现了逻辑设备的动态切换和跨屏显示交互,也保证了环绕屏拥有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正如韩高才所说,环绕屏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步都需要慢慢摸索。不仅仅是核心关键技术,一个工厂组装用的机械手,他们都需要亲自挑选,协助设计,因为环绕屏对机械手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说,“这个真的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而是需要我们深入生产线,仔细对比选择,和厂家讨论研究,才能最终定型。”
当韩高才回忆起R&D过程中团队的工作状态时,他不禁感受到每个人的投入和坚韧。“大家关心的是真的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每个人都自觉做自己负责的事,从来没有强迫过什么。”他说公司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给了他们真正实现想法的机会。正因如此,大家都心存感激。
同时大家也是一种咬紧牙关不肯认输的态度。韩高才表示,MIX Alpha的背屏分为两部分,左侧略窄,右侧略宽,窄边的屏幕贴合由于材质的“受力”极其困难。“其实只要把窄的一面加宽一点,就会简单很多,只是我们不想妥协。啃下这块骨头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是想做到极致。”
“有时候在工厂车间,一旦进去,就没有白天和黑夜了。偶尔可能需要黑板才能拿出来。一个问题没解决,你就躺在生产线上,直到解决。”说到这,他说要把奖金全部给老婆。“真的,我一年到头都没怎么陪家人。”
小米看到了环绕屏团队每个工程师的辛苦。而百万大奖也以极其务实的方式对这些幕后英雄给予了肯定。
崔宝秋说,环绕屏只是一个开始。除了百万大奖,还会有更多的奖励形式,让每一个在小米工作的技术人才都有足够的成就感。
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在科技公司的道路上前行。雷军表示,5G+AIoT时代,小米将在5年内投入500亿元研发。当被问及今年的科技投资时,崔宝秋表示,今年6543.8+00亿的纯科技R&D投资应该不难。
2020年,在这个5G、AI、IoT深度融合的一年,基础5G技术、AR/VR技术、终端的AI能力、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移动端的深度学习框架都将是小米的重点方向。"除了技术创新,生态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崔宝秋提到。
小米的大部分投资会在技术研究和创新上,但也会有一部分在生态建设上。崔宝秋表示,小米非常重视“超级互联网”。我们要建立一个跨云、边缘、端到端的AI能力体系,我们要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整体的智能服务体系。所以,光讲技术、平台、操作系统是不够的。生态很重要。
物联网时代,小米提前布局,走在了整个行业的前列。目前,AI已经深度快速融入物联网行业。崔宝秋说,“2020年AI的春天会很长。从IoT到AIoT,是一个质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在于三个方向。”
首先,在交互上,传统的GUI(通过图形和手势操作界面)会进化成VUI(通过语音和视觉操作界面),一种多模态的自然交互;其次,在AI能力方面,独立的端侧设备将走向跨设备协作;最后,简单的设备互联将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智能服务。
崔宝秋抬起手腕说:“你看,小米手表是小同学带微屏的。手机是小屏,电脑是中屏,电视是大屏。未来,小米将围绕手机与各种智能设备的自然交互继续发力,实现突破。”
当被问及5G可能带来的变化时,崔宝秋表示,5G的高速低时延特性可以使AI能力的实时端到端触摸成为可能。这也是实现多设备协作的关键问题之一。
软件、硬件、互联网是小米的铁人三项,“手机+AIoT”是小米的核心战略。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生态建设,小米都会用“真金白银”的投入来实现他们对科技事业的追求。五年500亿,是小米的信心,也是小米的信念。
在“5G+AIoT”时代,技术迭代的速度会不断加快,每个厂商都在争取关键技术的率先实现。
目前,技术之争就是人才之争。雷军表示,小米将招募更多优秀青年人才,面向世界。无论是百万大奖的颁发,还是平时工作氛围的营造,都体现了优秀人才在小米公司的地位,以及这家科技公司温暖的一面。小米给了工程师天马行空的勇气,也给了工程师站在台前成就自己的机会。
韩高才曾经说过,在公司里,大家都愿意叫鲍秋“鲍秋叔叔”,因为他总是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他的办公室总是充满激情,让人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