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江苏呼唤电子信息职业学院(JSEI)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以下是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相关内容。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是苏北唯一一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8,前身为淮阴电子工业学校。2005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江苏省第一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2007年入选江苏省首批十所示范性高职院校。2018年获批江苏省首批20所试点院校招收全日制学历社会工作者。自成立以来,已向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6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水平高,就业质量好,有足够的发展潜力。连续7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率始终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为江苏“两化融合”和信息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在服务贡献、教育效果、教学资源等方面均位列全国高职院校50强;江苏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影响力13;人才综合竞争力12;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6。

学校占地1.080亩,坐落于风景秀丽、充满人文底蕴和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淮安高教园区。校园规划科学,设计精巧,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交通便利。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等10个教学单位,在校学生11000余人,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38亿元。近年来,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18万余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入选“智慧江苏”重点建设项目。

学校遵循“依托行业办学、依托市场设置专业、依托岗位制定计划、依托基地培养技能”的办学理念,紧扣电子信息产业链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通信技术等49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通信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中央重点支持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国家紧缺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9通信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群)。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 * *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网络开放课程和11门省级精品课程,入选1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学校教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5%,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81%。专业教师中,86%具有“双师型”素质;目前拥有省级以上教研组9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学名师6名,“333工程”21人选,“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人选7名,“蓝色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8名,“蓝色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8名。教师在全国信息化教学竞赛中获得三项一等奖。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获“江苏省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称号。

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学校已建成各级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330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产教深度融合省级实训基地2个,职业技能鉴定站(所)31个,可开展74个岗位的技能鉴定。2007年,与富士康科技集团* * *,共同建设了当时国内最大的校园单体生产性实训基地;2018年,我们与戴尔建立了国际级的智能示范中心。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115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分别是教育部、工信部确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联想、华为、富士康、夏普电子、三星电子、丰田(常熟)、中兴科技、振鼎科技、中电熊猫、石民集团、习字奥的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1018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知名企业共建联想学院、习字奥的斯学院、苏宁云商学院。与微软、江苏邮电、中兴集团等企业长期订单式培养合作,设立了45个企业订单班和企业奖学金,包括三星电子班、富誉自动化班、富准模具班、振鼎学徒班、联想阳光服务班、高通通信班、习字奥的斯电梯班、联通3G班,并开展了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德育为先,德育为先,在全国率先推行生活导师制,着力构建大学生德育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始终紧紧抓住“两个巩固”这个根本任务,切实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注重文化教育,入选首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被国家职业院校产业文化研究中心认可。坚持以赛促教,学生职业技能明显增强。从2009年开始,我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一年,获得金奖十一年,获得一等奖31,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学校7次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

学校科技工作领先,社会服务机制健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立跨领域协同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专业(群体)技术平台“全覆盖”。省级科技服务平台11个,市级科技服务平台10个,省级创意园(空间)2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科技平台数量处于江苏省同类高校领先地位。学校面向装备制造业,以淮安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等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四个技术”服务工作。三年来,承担垂直科研项目97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主持横向项目214项,接受技术服务2000多万元,获得技术专利536项(发明专利25项),授权软件作品106项。学校三次获得“淮安市专利大户”称号。获得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41项,其中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0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市级优秀发明奖1项。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全面开创了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五年来,与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 * *邀请海外学者来校访问136次,派出骨干教师出国考察314次,派出留学生80余次,接待留学生74人。国际化办学氛围日益浓厚。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加强与西部省区的职业教育合作,与西藏、青海、贵州高职院校建立校级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西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合作细化,东西部教育区域合作呈现全方位发展态势。积极服务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与省内4所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开展“3+3”分段培养工程,与省内7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专科”教育,与省内3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本科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

学校努力探索一条集质量、特色、品牌于一体的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办学成效显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曾多次被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学生资助典型工作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园林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有朝阳产业美誉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以江苏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新至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