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ips屏幕是什么?

广泛使用的面内切换液晶(IPS)是日立在1996开发的广视角液晶技术。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的制造中,可有效改善TN屏幕在可视角度较差时的色差等问题。

80年代末90年代初,TN面板技术是唯一可行的有源矩阵液晶技术,但早期的面板技术面临灰度反转和响应时间高等问题。随着90年代中期新技术的发展——经典IPS面板技术和VA面板技术的到来,有可能解决这些缺点,并将其应用于大屏幕面板的制造。

inchespersecond每秒英寸数

历史

1974专利的成像方法,因为发明人做不出比TN面板LCD更好的成品,所以效果不大。因此,君特·鲍尔等人在德国提交了更为优秀的技术细节,并于1990 65438+10月9日在美国等国获得专利。这项技术的发明者工作的弗劳恩霍夫协会(见注)将这些专利授予了位于弗赖堡达姆施塔特的默克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制药行业...你能相信吗?)。

注: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德语: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德国及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rderung der Angewandte n for Schung e . v .),成立于1949年3月26日,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约瑟夫·弗兰霍夫(Joseph Flawn Hof)命名。弗劳恩霍夫协会有80多个研究所,研究经费6543.8+0亿欧元,总部在慕尼黑。

inchespersecond每秒英寸数

弗劳恩霍夫股份公司

此后不久,日本日立公司改进了这项技术,并申请了专利。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是胜见近藤,1992,他在日立研究中心工作。日立工程师已经研究出IPS技术的各种实用细节,将薄膜晶体管阵列互连成矩阵,以避免像素之间不必要的杂散场。日立还通过优化电极形状,进一步提高了视角的可接受性。NEC和日立成为该技术最早的制造商。

IPS屏幕:技术细节

IPS技术改变了液晶分子颗粒的排列方式,采用水平转换技术,既加快了液晶分子的偏转速度,又保证了晃动时画面的清晰度,消除了传统液晶显示屏在受到外界压力和晃动时出现的模糊和水波纹扩散现象。由于液晶分子在平面内旋转,IPS屏幕的可视角度也不错,四轴可视角度都可以接近180度。

inchespersecond每秒英寸数

细分的时候IP有很多种,看着密密麻麻的分类很累...

当然,IPS其实是这类屏幕的统称。如果细分的话,有很多类别。

inchespersecond每秒英寸数

IPS面板和TN面板都使用TN液晶,两者的区别在于施加在液晶分子上的电场不同:与TN面板上下平行排列两块导电板的方式不同,IPS液晶和液晶的电极在同一个平面内(即电场平行于液晶平面)——电路开路时光线无法通过,开启液晶分子扭曲光线透过液晶平面。因为电极和液晶在同一平面,没有方向性,所以可以获得178度的视角。

inchespersecond每秒英寸数

成像原理是线偏振滤光器P和A在同一方向。为了在不施加外部电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实现两个玻璃板之间的液晶层的90度扭曲向列结构,玻璃板的内表面被处理成与液晶分子成直角排列。这个分子结构其实和TN液晶显示器是一样的。但是IPS技术中电极E1和E2的排列方式与TN技术不同——因为它们在同一个平面上,在单块玻璃板上,所以它们产生的电场基本平行于这块玻璃板,而液晶层只有几微米厚,所以与电极之间的距离相比非常小。

inchespersecond每秒英寸数

语境的图标在这里~

由于液晶分子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并且其长轴平行于所施加的电场,因此入射光L1将在关闭状态下被偏振器P线偏振(如左上)。扭曲向列型液晶层会将通过光的偏振轴旋转90度,因此在理想情况下,没有光会通过偏振器A。在on状态下,因为在电极之间施加了足够的电压,并且产生了相应的电场E,所以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就像上图右侧的液晶分子一样,从而使光L2可以通过偏振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