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基本动作示范

垒球基本动作示范

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运动项目垒球基本动作示范。太极柔力球可以调动全身各个部位,减缓肢体僵硬,增加其柔韧性。下面是垒球基本动作的演示。

垒球基本动作示范1 1。基本正手位置。

基本正手站位是指选手握拍从身体右侧接球的站位方法。要求面向对方,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脚自然张开,略宽于肩,双膝微屈,重心在两脚之间,脚跟微抬,脚前脚掌着地,髋关节放松,挺胸收腹,上身微前倾,直视前方,握拍的右手自然放在身体右前方上方。

2.基本反手姿势

反手基本位是指选手向后握拍,从身体左侧投球的方式。要求面对面,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脚自然张开,略宽于肩,双膝微屈,重心在两脚之间,脚跟微抬,脚前脚掌着地,髋关节放松,挺胸收腹,上身微前倾,直视前方,握拍的右手自然放在身体左前上部。

3.正手高球

接发球和抛球时,根据来球的方向和速度及时调整站姿,将接发球点放在身体右侧前上部,握拍臂伸至右前上部接球。当球碰到球拍时,会被向后、向下、向前引导,从右前下方向前抛球。注意上身、腿部、腰部有力量。

4.正手接球并投出低球

接球手握拍,将接球点放在身体右侧前下方。握拍的手臂要伸到前下方以肩为轴接球。当球接触球拍时,它迅速向右45度方向做出一个弧形感应,然后将球从右前上方投出。

5.反手正手握拍和高球

接球手通过以积极的方式握拍,将接球点放在身体的左前上部。握拍的手臂要以肩为轴,手臂要向外旋转,伸出去在左前上方接球。球拍的框架应该与球的方向相反。当球接触到球拍时,它会迅速向左后下方产生弧形感应,将球从左前下方向前抛出。

6.反手握拍并投掷低球。

接球手拇指向上,四指向下,根据来球的方向和速度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将接球点放在身体左前下方,以拍臂为轴。当球碰到球拍时,他迅速向左后上方作弧线感应,从左前上方向前抛球。

7.反手反握高球

接球手以反手姿势站立,向后握拍,手臂向外旋转,向左上方伸手接球。球进入球拍后,他向左后下方做一个弧线诱导,从左前下方向前抛球。

8.反手反握拍和低抛球

接球手反手握拍,手臂向内翻,握拍手背向上,握拍手臂以肩为轴。当球碰到球拍时,他迅速向左、后、上做弧形感应,从左、前、上向前抛球。

9.正手右拉

接球手握拍,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前方左侧,前臂向外旋转,击球时拍面应与地面垂直。当球进入球拍后,迅速被水平引导至身体前方右侧,球被选择性地抛向身体右侧。

10.正手左拉

接发球和投球的选手握拍,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前方右侧,前臂向右内旋,拍面与地面垂直,拍头侧朝向地面。当球进入球拍后,迅速被引导至身体前方左侧,球被选择性地抛向身体左侧。

11.反手右拉

接球手握拍,将接球点放在身体前部左侧,前臂向外旋转,将球拍向左前方下方拉伸接球,拍头向下。当球进入球拍时,迅速向身体前方右侧作水平弧形诱导,选择性地向身体右侧抛球。

12.反手左拉球

接球手向后握拍,将接球点放在身体前部右侧,前臂向内旋转,将球拍伸向右前方下方接球。球拍面应该垂直于地面。当球进入球拍时,迅速在身体正面左侧作水平弧形感应,将球投在身体左侧。

身体前水平拉球是指身体前水平弧形感应接球投球的技术。在球的前方,你可以使用向前握拍,也可以使用反向握拍,因为它的主导动作是一个有支撑点的运动,没有实轴。动作虽缺乏力度,但变化多端,精准无比,是竞技比赛前场常见的小球技术。

垒球基本动作示范2垒球的第一套基本动作是:左右转、头上平线、正反转、平侧转、正反转、后仰、弓步转、八字转。

第一节:左右转身,身体左右侧转960度,侧前移三步,一步后移三步,一步后跨。重心要稳,脚要扎实稳。移动时跟着脚走,随时向前迈一步。

第二节:头上横线是在头上完成一个水平的圆。要注意随着腰部的移动画圈,注意平衡,完成动作。

第三节:前后转身,就是在我们面前完成一个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转身。和我们熟悉的太极拳中的云手很像,但是要注意两个云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四节:水平旋转就是利用我们身体的中轴和真实中轴来完成水平和侧向的旋转运动。这个动作要注意控制你的旋转轴,身体要下沉。

第五部分:向前和向后翻转,在我们的前面。身体,我们完成向前和向后翻转。空翻之后,身体前面有一个环。空翻连贯完整,动作要自然流畅。

第六节:抛在我们身后,完成抛在我们身后。整个动作要完整连贯,整个动作要一气呵成,不能有手腕和手肘的动作。前两人抛体90°完成后面的抛体动作,后两人抛体180。

第七节:弓步空翻是在我们身体的前侧完成的一个前空翻和一个后空翻。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注意向下的力度,要连续不断,力度要完整有力。

第八节:8字形转圈是在我们的身体前方完成一个8字形的圆周运动。这个动作上下跟进,连贯,自然,用力。必须用腿移动到腰部和四肢来完成。

扩展数据:

太极垒球技术

接、投软球的方法与羽毛球、网球完全不同。其特征是以球拍接触球的瞬间为正切角,在进入球拍和拿球完成圆弧感应后切向抛球。垒球有四个基本要素:

1,欢迎光临

欢迎是前提。球来的时候提前观察判断,用球拍的人会面对来球的方向,以与球相切的角度向前伸手。

2.钠

Na是基础。Na是球拍和球之间的切线角,以后球会紧紧地并入拍面。是来球惯性缓冲控制的开始,也是电弧感应的开始阶段。

3.介绍

引言是核心。以肩为轴挥拍,球拍要在弧线上运动,以拍框边缘为导向,带球进行弧线感应,这里有速度、力度、方向的变化,也有由守转攻的变化。

4.扔

扔就是结果。投掷是电弧感应过程的出球阶段。球拍沿着诱导弧的切线方向运行,顺势投掷。“引”与“抛”紧密相连,一气呵成。扔球时,球拍的框架要朝向球的方向。在接发球和投球的过程中,上述四个要素既要体现出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又要融为一体,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

垒球基本动作示范3垒球是什么运动?

垒球又称太极垒球,是一种健身器材,也是一种锻炼形式。垒球看起来像羽毛球和网球的变体,但在比赛中有一些不同。其玩法是选手手持特制球拍,球拍由拍柄和拍框组成,拍框内有带透气孔的橡胶软面。通过弧线感应把球扔来扔去,两个人扔,一个人单独练习,几个人互相传球或者隔网比赛。

总的来说,太极柔力球是借鉴网球、羽毛球场地、规则等元素,融入太极精髓的一项新运动。详细> & gt

谁发明了垒球?

太极垒球成立于1991。山西大学体育系毕业的山西晋中卫生学校教师白蓉副教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尝试将太极拳的部分动作与网球、羽毛球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太极柔力球。

199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原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取得太极柔力球发明专利,与体育学院的李健康、薛、张璐、程明多(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邢怀中(山西长治医学院)等人组成“太极柔力球创作组”。

从65438到0994,太极柔力球通过了国家教委评估组的评估和肯定。

2000年被列为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推广的新项目,在北京(2000年)、山东(2001)、北京(2002年)、上海(2003年)、天津、江西(2005年)举办培训班和教练员、裁判员班。

太极柔力球的特点

1,圆

圆形是垒球特有的形态符号。也是溶解力量和聚集力量的选择。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长的距离和足够大的速度。太极柔力球的所有技术动作都是以圆为中心,从而使动作有力而优美。

2、柔软

柔韧性是太极柔力球的灵魂。只有“柔”才能变强克敌,柔也是这项运动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强硬容易,柔软难。太极柔力球体现了柔的本质。

3.撤退

太极柔力球以退为进,是其战略思想的起点和基础。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撤退的前提下完成的。合理的后退可以积累更多的力量,获得更全面的观察视角,更合理、更熟练、更准确地前进。

4、整体

太极柔力球应体现完整运能的特点。太极柔力球从球门入口到球门出口是在一条连续、平滑、无拐点的弧线上完成的,是一条不可分割的“弧线”。在完成每一个动作时,都要全身协调,上下相随,圆融一体,一气呵成,体现了太极“动全身”的主导思想,发挥了太极柔力球的独特风格和魅力。

垒球有什么好处?

1,增加四肢灵活性

太极柔力球可以调动全身各个部位,使四肢得到很好的伸展,增强四肢的柔韧性,从而起到活动四肢,减缓四肢僵硬,增加其柔韧性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太极柔力球属于有氧运动。做太极拳健身操时,人体呼吸系统更加顺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得到促进,免疫力增强。

3、增强体质

垒球运动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保证大脑供血充足,平衡血压和心律,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的作用。

4.提高睡眠质量

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不高。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睡眠。太极柔力球的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运动后身心放松,对改善睡眠状态,让第二天更有精神非常有效。

5、提高记忆力

打太极拳健身操时,要用耳朵听音乐的节奏,同时要快速回忆太极拳垒球的规定套路动作。你的身体要跟着做,用心体验,用脑记忆。大脑活动的频率变快了,人的记忆力自然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