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柱石细节全集

红柱石是一种铝硅酸盐矿物,是制作火花塞中耐火材料和瓷器的原料。它是由低级热变质作用引起的典型矿物,常见于接触变质带的泥质岩中。主要形成于高地温梯度和低压温比的条件下。

中文名:红柱石mbth,别名:菊花石种类:铝硅酸盐矿物颜色:褐绿色、茶色、粉色、紫色、绿色光泽:玻璃光泽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晶系:正交晶系解理:一组平行{110}中等解理断裂方向:锯齿状硬度:硬度为7-7.5;多色:三色、棕黄绿、棕橙、棕红光泽:双轴晶体、负光泽红色石柱简介、石柱信息、分布范围、工业指标、性质、矿物成分、矿物特征、表面性质、化学成分、理论化学成分、光学性质、工艺特征、主要用途等。它的英文名Andalusite来自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那里最早发现了矿物,但直到在斯里兰卡,尤其是巴西发现宝石级的安达卢西亚,才第一次将安达卢西亚列为宝石。红柱石的化学成分为Al _ 2 [SiO _ 4] O,晶体属于斜方(正交)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与蓝晶石和硅线石均质。它通常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柱状晶体。有些红柱石在生长过程中俘获了一些碳质和粘土矿物,在晶体中呈定向排列,截面呈十字形,称为蓝晶石。骨料的形状多为放射状或颗粒状,俗称菊花石。呈粉红色、玫瑰红、红褐色或灰白色,有玻璃光泽,中等柱状解理。莫氏硬度6.5 ~ 7.5,比重3.15 ~ 3.16。红柱石红柱石常见于泥质岩与侵入体的接触带,是典型的接触热变质矿物。中国西山盛产放射状红柱石。世界上其他著名的产区还有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奥地利的蒂罗尔和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红柱石加热到1300℃变成莫来石,是一种高级耐火材料,用途与蓝晶石相同。淡红色或绿色的透明晶体可用作宝石。蓝晶石经常被加工成工艺装饰品,因为它在粉红色和灰色的背景上有一个黑色的十字架。有一种叫蓝晶石的红柱石。蓝晶石的横截面会呈现黑色的十字结构。这种十字结构是红柱石在形成过程中接受了一些碳和粘土而形成的。这种蓝晶石常被制成人们佩戴的小饰品。红柱石一般为柱状晶体,横截面几乎呈方形。红柱石晶体聚集成放射状或颗粒状。对于放射状的红柱石,人们通常称之为“菊花石”,意思是它们像菊花的花瓣一样开放。红柱石呈粉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红褐色、灰白色、灰黄色和浅绿色,具有玻璃光泽。一些质量好、透明的红柱石晶体也被视为宝石。中国红柱石的开发利用已显示出广阔的前景。我国对红柱石的利用起步较晚。自1978年以来,对红柱石等高铝矿产资源进行了勘探、评价和开采,对其工业要求也根据使用条件发生了变化。石柱信息晶体形态:菱形双锥晶体,有柱状晶体。红柱石的主要单形有:菱形柱M,N,平面双面c .晶系和空间群:正交晶系,D 122h-PNnm。硬度:6.5-7.5。比重:3.13-3.16g/cm 3。乳沟:不,完美的乳沟。裂缝:由交叉解理或劈理产生的细长裂缝。颜色:一般为灰白色或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少见。条纹:白色。透明度:透明。光泽:玻璃光泽。发光:无。其他:脆。分布范围从近几年红柱石的找矿效果来看,我国此类矿产资源丰富,普遍存在有利于此类矿产形成的地质条件。辽宁、吉林、青海、甘肃、陕西、山东、河南、新疆、福建、湖北、四川、北京等省市均有发现。许多地区红柱石矿物含量高,且矿物成分简单,储量多在中等规模以上。总的来说,工业指标应着眼于经济效益,从各种使用角度对红柱石矿的开发利用提出不同的指标。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统一规定。现参照国家地质局(1978) 1201和冶金部(78)冶基字第3278号联合下发的《关于安排蓝晶石普查勘探和矿山设计施工的通知》,简述如下:1。2.可采厚度和去石厚度均为1m。大多数红柱石由天然矿物组成,具有斑状晶体结构。斑晶含有碳、应时、云母、金属矿物、石榴石和电气石。一些伴生矿物如石榴石和碳可以通过选矿回收。红柱石的矿物特征红柱石属于正交晶系,晶体沿C轴呈正交柱状延伸。因为圆柱体的夹角约为89℃,所以看起来像一个方柱。集合体呈放射状、粒状,双晶穿插其间。圆柱解(110)完成。鳞片无色,有时略带粉红色调,同一表面颜色分布往往不均匀,深浅不一,有斑点。平行或对称消光,弱多色:Npi浅红色(1.629 ~ 1.639),Nm浅绿色(1.633 ~ 1.639),Ng浅绿色(1.637 ~ 1)。横切面近方形,有时可见两组近正交的解理。在红柱石中,有时有黑色碳质包裹体(可称为蓝晶石)。红柱石和硅线石的区别在于它有多种颜色。内外微观特征:红柱石包裹体主要为磷灰石、金红石、白云母、石墨和各种粘土矿物。有些矿物包裹体还具有非常完整的特征晶体形态,如短柱状磷灰石微晶和针状金红石等。气液包裹体也是红柱石中常见的包裹体,此外,显微镜下也常见带状、解理、双晶等生长结构。蓝晶石中的包裹体为黑色碳质包裹体,呈十字形分布。表面性质红柱石本身没有电磁性,但其表面性质决定了表面断裂键的类型和程度,与其结晶化学过程有关。当其晶体破碎时,会产生Al 3+和Fe 2+等具有高能结合优势的阳离子。红柱石表面亲水,粉碎后上部有金属阳离子。零点PH为7.2,一般高于硅酸盐破碎料。红柱石矿物由铝氧键和硅氧键组成。当氧化铅PH=9时,出现零点。在应时,当PH=2为2或稍大于2时,零点出现。可以认为铝硅酸盐矿物的零点在2 ~ 9之间,有利于其分离提纯。化学成分红柱石是无水硅酸盐,属于蓝晶石家族。其化学式为Al2O3 SiO2或Al2O3 [SiO2]。理论化学成分为al2o 3 63.1%,SiO 2 36.9%。但由于矿化、结晶、蚀变和风化作用,晶格中常含有Ag、Fe、Ti等杂质,使化学分析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该光学片无色、略带粉红色且颜色分布不均匀。红柱石双轴晶体。Np=1.629-1.640,Nm=1.633-1.644,Np = 1.639-1.651 .2V=-86 .弱多色:Np-浅红色,Nm,Ng-浅绿色。工艺特点红柱石在工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它耐高温。红柱石在常压下加热到1350℃后,开始转变为平行于原晶的针状莫来石。莫来石晶体是铝硅酸盐在高温下唯一稳定的存在形式,其理论转化率为87.64%。在加热使红柱石转变为莫来石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莫来石网络,体积膨胀约为4%。这是一种不可逆的晶体转变,一旦转变,具有更高的耐火性。耐火性可达1800℃以上,耐急冷急热,机械强度强,抗热冲击性强,抗渣性强,负荷转变点高,化学稳定性极高(甚至不溶于氢氟酸),耐化学腐蚀性强。鉴于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红柱石是已知的优质耐火材料之一。它不仅在冶炼工业中用作高级耐火材料,而且在技术陶瓷工业中用作原料。它还可以用来冶炼高强度轻质硅铝合金,制造金属纤维,引导超音速飞机和宇宙飞船。据报道,国外仍用莫来石来气化煤和制作天线罩。其中一些结晶好、颜色鲜艳的还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和装饰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红柱石受到我国工业生产的广泛重视,其应用领域也在迅速扩大。红柱石煅烧形成的莫来石具有较高的耐火度、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作为一种耐火材料,它对改善冶金过程如高温操作有特殊的好处。不定型耐火材料可不经烧成直接使用,可节约燃料和能源,但其高温稳定性对其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在实践中,如果按比例使用烧成的注射料和塑料,会有一定量的粘土和无机结合剂,使不定形耐火材料在高温和冷却过程中收缩,产生裂纹和剥落,从而缩短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为了控制和减少耐火制品在长期高温下的收缩,如果在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红柱石,可以消除上述不定形材料的小收缩现象,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五年。耐火红柱石经煅烧制成型材,可用于热风炉、热风塔、再热等关键部位。也可用于各种辅助浇注和操作设备,还可用于制作窑炉设施、高温硅铝酸盐绝缘体、翻砂模织物。用红柱石制成的耐火纤维作炉衬,比耐火土或轻质砖炉衬节能30 ~ 50%。使用红柱石耐火砖不仅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增加稳定性,而且可以节约一般耐火材料40%以上的消耗。生产硅铝合金、氧化铝、金属铝的原料:由于红柱石al2o 3含量高,铁、钛、钙等氧化物杂质含量低,用于生产含铝60%的硅铝合金时,可省略氧化铝,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方法我国从1978开始红柱石的勘探,陆续进行红柱石选矿实验室的勘探。这些工作的特点是:没有按照耐火制品的要求考虑红柱石精矿(粗颗粒构成骨架细颗粒作为填料)的粒度组成。全部采用磁选-浮选。联合分离过程,如磁力分离、重力分离和浮选。原矿含红柱石约10-18%,所得红柱石精矿含Al2O3约55-57%,红柱石矿物回收率约60%。使用的选矿设备都是80年代中期生产的国产设备。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外红柱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南非红柱石的分离过程基本相同。该工艺采用重介质旋流器进行预富集,然后采用强磁选进行控制。这是南非生产红柱石的有效选矿方法,最终可获得Al 2 O 3 ≥58%、Fe 2 O 3 ≤0.9%的红柱石精矿。法国红柱石嵌得很细。先将矿石磨至1.6mm,磁选除去磁性物质,使红柱石富集,然后红柱石精矿经重介质旋流器两次提纯,Al2O3浓度58%,Fe2O3浓度1.0%。法国Damricha公司于1987年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浮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