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ip(唤醒沉睡的传统文化IP)的意义是什么

“核心提示”

火热的币圈让区块链科技彻底“出圈”了。与过山车般的数字货币市场相比,脱离金融属性的区块链技术,以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底层技术重构交易信任和链条,正在掀起一场产业圈的数字化革命。

从2020年开始,汉服迷开始自信地出现在大街小巷,尤其是古城的历史景点。卷发飘飘的汉服粉丝随处可见。

根据天猫服饰等机构发布的《2020年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汉服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19年,汉服在淘宝平台成交额首次突破20亿元,在阿里平台下单购买汉服的消费者接近2000万。

汉服和国潮的兴起,大大增加了设计师和品牌商家对传统文化IP的兴趣。

这让中国文藏创始人清穗既高兴又心疼。文藏中国是一个模式数据库平台。2018成立至今,已有200多个模式主题数据库,20000组模式。

在中国的创始人清穗看来,这些色彩斑斓的图案不仅具有审美意义,更是“一座反映民族历史的活博物馆”,被市场看到是一种享受。

但困扰他的是,传统文化IP融入现代生活,尤其是融入市场,有太多的困难。因为这些困难,即使汉服文化在中国崛起,配套文化内容的消费依然滞后,导致中国没有可以媲美迪士尼的IP。

IP开发受阻且漫长。从2020年天猫服装十大国产IP消费榜单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IP产品占据了重要地位。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带货IP的“顶流”,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沉睡在各地的博物馆和实体研究所里,或者藏在乡间的小巷里。

和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设计师一样,清穗也希望图案所代表的中国特有的审美能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是如何激活这些沉睡的传统文化,在清穗还在寻找出路的时候,正好看到蚂蚁链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IP产业价值实现存在两大障碍:一方面,优秀的原创设计缺乏保护,另一方面,商家获得IP授权的门槛过高。

中国文藏的经理杨洋告诉《保变》,“目前中国的版权保护和运营非常困难,尤其是中国文藏的图案都是矢量文件,设计师没有工具进行二次创作。中国最初与设计师的合作,主要是以社群交流、比赛和展览的形式,主要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学术艺术交流,从未开辟出商业化的道路。”

其次,文化产品本身的商业化环节比较长,尤其是一些传统文化IP,因为没有很好的商业化,很多手工艺品慢慢失传了。

《五六七》的IP方阿哈娱乐负责人告诉保变,“在我们的合作经验中,无论是品牌方还是IP方,在合作之前都会有很长时间的考虑和接触,IP方需要高额的保底授权费来保证自身权益,而品牌方则因为成本和收益的差异能否达到预期而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以及双方漫长的磨合期,一直是IP比较传统的授权模式的痛点。”

蚂蚁链的IP业务平台为青穗、啊哈娱乐等原创设计师和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由于区块链技术牢不可破、可追溯的特性,使得多方信任合作成为可能,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信任生态。基于这种信任生态,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蚂蚁链如何突破传统文化IP产业价值实现的两大难题,蚂蚁链如何突破区块链技术?

保护和发展是文化产业的两大核心痛点,也是蚂蚁链最先到达的地方。

首先,在制作和保护上,蚂蚁链推出了版权保护平台“喜鹊凿”。喜鹊凿是一项基于区块链的防篡改技术,为确认和保护原创作品提供服务。

据蚂蚁链版权业务产品负责人刘介绍,相比传统版权保护,蚂蚁链数字版权服务平台的保护环节更加清晰,相关费用节省95%以上,大大降低了版权保护的门槛。

其次,在传统文化IP商业化上,蚂蚁链推出了“IP商业平台”。

在供给端,蚂蚁链提供IP数据库,引入不同的IP,提供智能匹配。商家需要什么IP,蚂蚁链就源源不断地接入IP数据库,类似于IP世界的淘宝。

在需求端,不再是预先支付高额IP授权费前的“一拍即合”,而是商家根据IP的需求按件付费。比如一个商家需要用一个IP做5万个书包,那就去支付5万个书包的IP授权。

同时,IP业务平台采用实时清算、IP共享的业务模式。在销售每件商品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约定的比例与IP版权方分享相关收益,解决了交易的不确定性。

通过这样一个IP商业化平台,供给方和小企业可以在系统层面更好的连接、触达和做生意。同时,因为这样一种信任机制的构建,各方按照卖出商品的数量来分账。

就像当年诞生的支付宝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种“第三方担保交易”,买家敢付款,卖家敢发货。在蚂蚁金服的IP业务平台中,科技成为了第三方,这也是姜认为最具创新价值的地方。

5月17日,在蚂蚁链的“文昌之星传统文化振兴计划”中,整合“鹊凿”和IP商业平台,激活传统文化。蚂蚁链当天还宣布,一方面,图案联合征集中国将开放1000个传统IP和图案,供设计师和大众进行再创作;另一方面,联合天猫促进IP与品牌的匹配,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啊哈娱乐认为,借助区块链,借助IP版权、数据、合作模式案例等支持,IP价值可以和品牌方一起更定向的放大,给世界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纵观过去十年的科技发展历程,区块链可以算是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然而,“币圈”乱象频出,导致区块链技术长期被“妖魔化”。但事实上,区块链的价值不亚于互联网。如今,互联网已经沉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各行各业,区块链被认为是将引发全球经济和社会深刻变革的下一代技术。

IDC报告指出,“得益于政策驱动和‘新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区块链在中国各行业的接受度大幅提升,工业区块链成为* * *学问。”据IDC预测,2024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整体支出规模将达到2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5,438+0%。

事实上,在区块链成为热门话题之前,蚂蚁链就已经开始率先探索区块链科技与产业融合,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在文化产业之外,中国越来越多的产业正在被区块链改变。

过去五年,蚂蚁金服站在工业区块链的无人区,持续投资。连续四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成为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在产业应用上,蚂蚁链已落地50多个复杂行业场景,推动产业协作效率提升,在农业、零售、港航物流、工业制造等行业逐渐形成“风口”。目前,蚂蚁链每天的“缠绕量”超过6543.8+亿次。

比如在航运物流领域,中远海运发布了“航运提单+贸易单证区块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优势,为客户提供无纸化服务,蚂蚁链为平台提供智能技术支持。

在国际零售贸易领域,基于蚂蚁链技术的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平台Trusple解决了国际零售贸易中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让中小企业“卖向全球”不再困难。

在农业领域,区块链科技更好地实现了农产品的可追溯性。比如,消费者购买印有区块链二维码的京港蜜柚后,可以通过支付宝看到京港蜜柚的种植、生产、检测等全周期信息。

此外,蚂蚁金服还在金融服务、政务民生、慈善等多个领域开展区块链行业实践。一旦上了链条,产业效率和产业成本降低都会有质的变化。

缠绕正在成为一股浪潮,席卷所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