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华为激光雷达上车,价格可能低至几百块。

车载激光雷达的竞争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最近,华为开始密集发布关于量产汽车级激光雷达的消息。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做好了汽车级激光雷达产品量产的准备。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之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的lidar已经成为车企抢购的爆款产品,正在考虑在近期进行lidar产品的整体发布。

车云了解到,华为希望打造行业领先的一站式智能驾驶传感器产品线,包括采用第五代技术的毫米波雷达、96线激光雷达和5.4MP高清摄像头

华为的激光雷达定位为中程激光雷达,最远探测距离150m,水平视场120度,具备真正量产商用车的能力。

“我们的标准高级自动驾驶仪使用三个激光雷达,未来需要使用多少与性能提升和平台计算能力的要求有关。”王军透露。

根据华为的规划,其智能驾驶平台采用灵活可扩展的平台架构。其支持L3自动驾驶仪的标准平台将采用MDC600?Pro的计算平台,其计算能力可达300TOPs以上,最多可接入8台激光雷达。加入计算能力和传感器后,会升级到MDC?900?Pro平台将能够支持L4级自动驾驶。

而减去计算力和传感器后,就能变成MDC?300?Pro平台支持L2+级别辅助驾驶,还可以配备1和多个激光雷达。

华为量产的激光雷达非常小,不会像目前市面上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的360度全景激光雷达那样放在车顶。

根据车云的推测,华为的智能驾驶标准三个激光雷达将分布在汽车的前格栅处和汽车前方左右两侧的轮眉上方。

根据消息人士提供的图片,这套激光雷达已经在一辆蔚来ES8上进行了测试。这辆测试车有苏州车牌。

根据华为的消息,华为智能驾驶的很多测试都是在苏州完成的,未来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业务都将在苏州布局。

价格有竞争力

华为自研激光雷达的消息最早出现在一年前。

2019 10在京举行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全面阐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方面的业务布局。其中,徐志军透露,“华为也会用自己的?5G?技术研发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天候成像,同时将充分利用世界领先的光电技术研发激光雷达,真正解决激光雷达面临的成本和性能问题。”

华为说的不仅仅是激光雷达。传感器生态的打造将是华为智能驾驶平台的重要一步。

今年8月,在武汉蓝皮书论坛上,王军剧透了激光雷达。“华为在武汉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开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发100线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至200美元,甚至65,438+000美元。”

但接近华为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华为的激光雷达还做不到这么低的成本,但基本都在几百美元的区间。相比市面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这个价格已经很便宜了。

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主机厂抢购的爆款产品。

王军告诉车云。com了解到,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大多数汽车主机厂开始考虑使用激光雷达。“具体用几个不一定,但大部分都会用。激光雷达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

很多汽车主机厂最近也公布了用激光雷达上车的方案。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Xpeng Motors公布了下一代自动驾驶架构的软硬件升级计划,并表示将于2021年率先推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电动车。这一消息也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然而,Xpeng Motors没有透露其激光雷达的供应商。

就在广州车展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宣布,将联手华为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在其公布的长安方舟架构中,将保留36个传感器,包括5个激光雷达。

北汽新能源是直接官方公告。165438+10月27日,在环球汽车主办的“互联网汽车乌镇夜话”论坛上,BAIC新能源与ARCFOX副总经理?BU总裁于透露:“我们与华为共同打造了ARCFOX Polar Fox的最新产品——HBT。新车配备了三个96线激光雷达、六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和13个超声波传感器。华为提供的芯片计算能力达到每秒352万亿次。”此言论是华为激光雷达上车的谣言。

车云摘要:

全球科技创新产业专家、海印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表示,“激光雷达即将进入成熟阶段,竞争的是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也就是量产能力。”

谁能造出更符合车辆法规标准、成本更低的激光雷达,谁就能更快占领市场。

目前激光雷达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威力登、Ibeo、Innoviz、Leddar?Tech等国际厂商,沃赛科技、速腾聚创等国内初创企业也在该领域颇有建树。

但从量产和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华为多年积累的全栈自研交付能力和低成本精密制造能力,是这些国外厂商和创业者无法比拟的。

然而,同样来自深圳的无人机独角兽DJI今年也推出了一款售价数百美元的激光雷达产品,这可能是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