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江南」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哪里?
西北重要灌溉农业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黄河灌溉、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其中,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从黄河取水灌溉,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寒丘陵绿洲从祁连山提取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安装了智能电动阀门,我家400亩棉田实现了高频滴灌,水肥一体化,浇水更均匀。也节省了加强其他现场管理的人力。预计今年籽棉每亩可增产30公斤左右。”10 10月2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二连职工任宝赞告诉记者。?任宝赞的“智能控制电动阀门”是2021入选新疆IOT创新应用优秀案例的“天脉大田IOT农业智能控制灌溉系统”。天山北坡五家渠-昌吉-石河子-奎屯-博乐沿线,已有2万亩实施了全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规模推广工程的农田使用了该系统。?开发这套系统的博乐市新疆天迈农业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华说,该系统集成了氮磷钾传感器、水势传感器、pH值、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等27种田间常用的传感器,以及一个智能控制执行器,相当于在田间出水桩上安装了一台小型电脑,让农民不出地就能灌溉农作物。?13年前,从小生活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的陈华,觉得当地农民经常在半夜用手电筒给田地浇水,借着国家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规模推广工程的东风,开发了智能控制灌溉系统。?“我们跑遍全国提供自动灌溉系统,也没有找到一个能满足西北大田农业灌溉需求的智能电动球阀。”陈华说,国内其他自动灌溉系统终端使用的都是电磁阀,只能全开或全关,阀门无法精确调节,只适合在小块平地上使用。?陈华决定自主研发适合物联网的灌溉产品。为此,他从安、深、京、甬等地招聘从事硬件结构设计、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通信技术的专业人员,组建了一支13人的技术团队。截至目前,该团队* * *已申请各类专利27项,获得专利16项。目前该系统使用的第六代产品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储能,可以保证不间断供电,从第一代简单安装流量计电控阀,到安装智能控制执行器,实现水肥一体化应用。同时得益于4G网络农田覆盖的提升,也解决了远程控制中信号衰减的问题。?任宝赞是第二年使用IOT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他对这个系统的好处深有体会:“以前手动打开阀门很费力。每轮灌400亩地,10小时只能开一次阀,水势过高抑制棉花生长。现在只要在手机上操作阀门就可以开关,10小时的每次浇水时间可以分成两个5小时,实现高频浇水。同时可以根据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调节阀门的开闭程度,使浇水更加均匀,有利于作物生长。”?
“由于我们的智能控制灌溉系统可以通过调节阀门大小来保持滴灌带的水压稳定,因此可以在坡度小于30度的斜坡上使用。”陈华说,目前这套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也可以通过编程加载智能控制器按时开关阀门,实现自动控制,一套基于传感器数据的灌溉智能控制系统正在研发中。?打开电脑上的“天脉大田IOT农业智能控制灌溉系统信息监控平台”,陈华在办公室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使用这套系统的2万亩农田分布在哪里,各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他询问了开平台温泉县哈日布乎镇艾尔木图村智能控制灌溉系统的使用信息,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个村已经连续两年使用智能控制灌溉系统,运行情况良好。据我们所知,这是中国首次在高秆作物领域使用智能控制灌溉系统。”?“从目前的用户口碑和订单来看,明年推广应用5万亩这套系统没有问题。”陈华说道。